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说听课评价也只是我个人的评价,这也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评价,说的不一定对。
这两节课总体上说还是不错的,起码教学环节、教学思路包括教态都无可挑剔。我只说我认为不足之处。
先说石老师的课:(1)在复习旧知时,把以前学过的“大、小”又写在了主板书的位置。且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有重新书写了板书“最大、大、最小”;(2)在比较哪件衣服最大,那件衣服最小时,出现了两组,且这两组同时出现界限又不明显,我认为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张图片上或用到哪组出现哪组,那样比较容易分辨;(3)在实物教学时,老师一个劲的拿这拿那的展示,而学生只是被动地看,而用课件时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特点(比如够不到,没轻重等);(4)可以跟学生互动或唱儿歌,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要出现在课堂上;(5)PPT课件有个别地方做得太花哨,有的地方有歧义;(6)奖励学生不一定只有拥抱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对年龄大的孩子,可以用握手、拍肩膀、物质奖励等。
李老师的课:(1)解读课题时,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课文说了谁甜甜的笑容?二是为什么会有甜甜的笑容?整堂课讲完了而问题却没解决,给人的感觉是没讲完前有呼后无应;(2)整个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每个自然段学生个别读的时间太长;(3)问题设计不合理“小丽做的什么事?她想什么了?”应该把“做的”改为“做了”吧!“做的”和“做了”在语文上讲应该不一样吧!在听课的时候我就想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说呢?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我也没想明白;(4)小丽想了想把小木琴让给了小红。“邹庆森说对了,培哲你说”应该先让培哲说,再评价邹庆森说的对错吧!
这是我听完两节课的感受,不对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