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对“佛系”的解释是:看淡一切,不争不抢,不强求,一切随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对“佛系”教师的定义是:对有没有评上职称不在乎,一个头衔而已;对低工资不在乎,能养家糊口就行,反正不求大富大贵;对各种评比检查不在意,反正配合检查,通不通过缘分注定;对学生,不打不骂不管,学生不出安全事故就行,自己要懂得保护自己;对教学,走一步算一步,不是最后一名就行......好像对什么都云淡风轻,宠辱不惊。
为什么会出现“佛系教师”?很多教师不敢批评和教育学生,怕学生想不开;怕不讲理的家长来学校闹;怕尖锐的媒体做标题;怕社会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学生;怕校领导为了将损失和声誉的影响降到最低,无论错误一方是谁,总是要求教师道歉;怕教育局总是很快下达对教师的处理结果。
这些怕,不是没有来头的,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很多一线教师身上的。
爱多深,伤多深!很多怀抱教育热情的教师被无情的冷水浇伤了,坚强的教师勇敢面对,不够坚强的教师便采取“佛系”说服自己,变成“佛系教师”。
作为一个教了十几年书的一线教师,我能理解“佛系教师”的出现,但无法融入这个群体成为一份子,也相信真正成为“佛系”教师的人数并不多。
在我的观念里,“佛系教师”和“佛系教学”现象会对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1.教育不能“佛系”。把“佛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并无大碍,但若把“佛系”当成一种教育态度,则很危险:佛系教师对工作没有热情,凡事追求平淡、平安,而教学成为一种“应付”,学校、教师和学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2.教育需要教师的爱。每一位教师刚踏上教育岗位都是怀抱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如果连自己的初心都没了,把爱与激情丢了,那么没有爱和激情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了爱、责任和激情,怎么能唤醒学生去爱、去学习?没有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又怎样能让社会变得多姿多彩?
3.“佛系”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误解。虽然“佛系教师”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考虑,面对学生的无理取闹选择不嗔不怒、淡然处之,但还是会造成社会上不少人对教师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有人认为,“佛系教师”没有尽职尽责,是把教育学生的责任甩锅给了学生家长。因此,教师拥有“佛系心态”会给一些人以攻击教师群体的口实。
如果越来越多教师选择自保的时候,如果越来越多教师对很多事情无所谓的时候,就意味着中国的教育真的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对教育仍然充满希望的一线教师,真心希望,中国目前的教育真的能有所改变,不要让教师都自愿加入“佛系教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