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处理创伤
细节场景详细复原:
我:我想跟着你们去接亲,已经问过了,说是可以带上我们。
妈:带上你们?现在又不去。
我:现在不去,什么时候去?
妈:要等会儿。
我:那等会儿喊我,我一起去。
妈:哼……
我(不放心,继续确认):等会儿出发记得喊我哈?
妈(不耐烦,又带着轻视,希望我赶紧离开):好好好,赶紧走开,玩你的……
我知道我妈的语气中充满了不耐烦,不愿意,用这种语气答应我,也只是敷衍,让我现在不要跟她讲话,耽误她跟别人聊天玩耍的时间。我妈平常的风格就是说不,尤其是我想要的,我喜欢的,一概都是不,因为家里得她说了算,按照她的想法来。按照过往的经验,要带我去接亲,这是绝无可能的,这次居然答应了。而且出尔反尔就是她的风格,她没有信誉可言,她遵守的从来只有当下自己的需要和喜好。
于是,我时时刻刻关注着我妈那边的动向,甚至到现在都不记得自己跟谁玩儿,玩什么。
当我看到她们一群人一起走向门口,我就知道,要出发了,于是我赶紧跑过去。
我:我要一起去,刚才说好的。
妈:我们去的地方很远,你又不能骑自行车,谁带你啊。
我:我想去,刚才说好的。
这时旁边有人催了“走啦,走啦。”
我拉着我妈的自行车,这时她不得已,说:“走嘛!”
我开心又忐忑的坐上后座,出发了。忐忑的是,不知道一路是否会顺利,后面会遭遇什么。
我妈一路载着我走,就开始别扭了,一路抱怨:“载不动,骑不动,非得要跟着来,我们赶时间,还要载着你,骑都骑不动。”
旁边有个同行的人,倡导大家前面的停一停休息一下,等等后面的人。我妈骑到了等人点,停下自行车,让我下来。皱着眉头对我说:“你来干什么嘛,还要载着你,我们赶时间呐,你真的是拖后腿。现在离家不远,你赶紧顺着来的路自己走回去。”我当然不甘心,也不愿意,跟我妈在那里僵持,紧紧地拽着她的自行车后座,生怕我稍一松劲,她就一溜烟骑走了,我追不上,又找不到接亲的终点,只能原路返回。
这时,大家都开始陆陆续续准备出发了,我仍然和我妈僵持,这时旁边通行一位阿姨说:“你来坐我的自行车,我载你一截,你妈确实累了。”于是,我赶紧跑过去,生怕她说话不算话,赶紧去坐上,暂时把提起的心又放了点下去。
拧紧着心,小心的呼吸,仔细的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周围人群的语气语言内容的变化,尤其是我妈的各种情绪和语气的变化。随时警惕着,确保我是安全的,不会被遣返或者丢下。
【尤其在回忆自己的感受时,越细节越难受,似乎回到了过去的当下,7岁的我,拧紧的心,小心的呼吸,警惕的观察,胸口压抑,喉咙紧张,大脑紧绷,感觉之前能应付过,能跟到现在,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还存在很多侥幸,生怕再出任何意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应付,还能不能有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