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的故事“先生,我能换一本书读吗”,讲述了原生态私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材施教。今天,我们将要讲的故事名字叫:被虫子咬过的书。
这是一本清末的私塾课本,静静在平江的一个农民家中传了三代。彭老从他们手中收来的时候,老人家恋恋不舍,一直抚摸,并轻轻翻看,告诉彭老:这本书是爷爷读过的,这个句读,就是文中的小黑圈圈,是爷爷学习的时候留下的;这个句读,就是文中的小红圈圈,是爸爸学习的时候留下的。到我学习的时候,有些地方都被虫子咬坏了。这是我用宣纸补上去的。我们看到,被小虫吃过的字,被老先生很小心地不上一小块宣纸,并用小楷毛笔仔细地描出原来的字样。
这样一本书,让我们感慨万千。一则,或许是科技的不发达,印刷品不够普及,一个平民家能够有一本书是非常珍爱的。更重要的,恐怕是中国传统经典的学习法本来就是“单科独进”,《弟子规》里边讲:此未终,彼勿起。这本书没读完,不要开始读下一本。也是私塾教育非常重要的方法叫做:一门深入,一通百通。
那么,这个单科独进怎么理解呢?中国传统教育的知识体系不是像西方体系那样分科而教,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心理等,科目越分越多,学到最后,越学也越多。而中国传统教育从一开始就是整体教学,这很像我们南方的大榕树,可以独木成林。只要顺着一个根爬上去,就能领略到中国学问的全貌。
什么书值得我们“单科独进”,值得我们“一门深入”呢?对于读书的对象选择成了我们今天的话题。毫无疑问,只有经典。
我们大清朝有个乾隆皇帝,他主持了一项大工程,组织了包括纪晓岚在内的360多个官员、学者,将中华文献全部归类整理,成为《四库全书》。《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
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我们要学习什么东西,从《四库全书》中找到相应的经典。比如想学“诗”的,到“经部”能找《诗经》,在“集”部能找到《楚辞》、《诗文评》等。想学医的,在子部能找到关于“医家”的所有经典书籍等。只有这样的经典,才值得我们作为求学之本,所以说,传统教育中的为学,如果不懂得目录学,是很难做成学问的。
这样的经典,一门深入下去,其他的学问是很容易通的。比如,钱伟长先生就是这样的例子。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实验室的创建者,物理学专家钱伟长先生,1931年曾以历史满分和文学满分考入清华大学。进大学后,经历了九一八事变的他觉得只有科技才能救国,于是要求转学物理系。当时的物理系主任吴有训一看,数学和物理才几分,十几分,不肯收。钱伟长找到叔叔钱穆,开了个后门,吴主任才给他一年试读的机会,从此,钱伟长踏上了科学之路。为什么一个理科那么差的人,到了大学才开始数理学习,却能有这么大的科学成就呢?原因就在于钱家深厚的家学传承,这个传承就“一门深入,一通百通”之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的读书,是一个完整的、有效的、系统的训练。而这种系统的训练是从文字学开始的。
一周一字,今天和大家分享“读”。
“读”这个字在中国文字中出现得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先秦并未出现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读,诵书也。”也就是诵读、理解文本的意思。“读”的左边是“言”,右边是“賣”,是“赎”的省写。“言”是发出的有意义的音。不是小鸟的叽叽叫声,是代表了某种特定意思的声音。右边的“賣”,是“赎”的省写。“赎”的意思是以财物等换回人或抵押品。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读”是表示要用语言或发出声音的方式将材料中的意思表达出来。
后来引申为“看”: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还有“求学”的意思:半工半读,走读。
“读”的本义告诉我们:理解文字的方式是要用语言或发出声音。所以,下一个故事“梁上君子”就讲如何读经典。
� 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