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干着一份自己选择的、但家人不满意的工作--图书管理员,经常被父母拿来跟事业有成的哥哥比,为此没少和家人吵架。除此之外,他还满脸长痘,常年自卑。生活的烦恼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困惑,对自己非常厌恶,把所有的不幸归结于家庭和过去,无法走出这个不幸的世界,没有自信和幸福。
为此,他鼓起勇气去找到国内一个有名的哲学家进行辩论,因为这个哲人主张世界及其简单,人可以改变,人人可以获得幸福。这个论调在当今世界,听起来像心灵鸡汤,而年轻人就是想要驳倒他。
在哲人的书房,他们谈了一晚。年轻人去之前有一肚子话要说,但哲人也不是吃素的,辩论一通下来,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被颠覆了,而哲人的这些道理,其实我们小时候就知道了。为什么长大后反而觉得难以理解?
01 世界未变,变的是人心
用过农村的井水的人就知道,跟城市自来水相比,它冬暖夏凉,是井通人性吗?不是。事实上,井水一年四季基本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冬天空气温度远低于18度,用井水自然觉得温暖,夏天温度又远高于18度,用井水又觉得凉爽。
你看,这就是世界未变,变的是人心。最近疫情反复,很多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都奔赴在战役前线,有些人待腻的家,他们却不能回。
02不纠结过往,不迷恋未来
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但也分等级。轻微的焦虑是好事,它能督促人变好。严重的焦虑可能发展成神经症,这些人大脑器质上没什么毛病,但却有神经症状,常常陷入痛苦无法自拔。为了焦虑,所以纠结过往、害怕未来。
无法摆脱的原因本身发生在过去,也无法改变;希望的未来还没到来,也无法抓住;唯有真真实实的现在,才是真的拥有。
03 行动起来,无坚不摧
小时候,我们一旦害怕,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总会善意地鼓励我们勇敢,而且鼓励也很管用。但从10岁以后,很多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逐渐固化,转而叫做“性格”。人总是在不幸的时候要么怪罪外界,要么怪罪自己的性格,草草地归因是最省力的方式,结果就是越长大,越难改变。
改变到底需要什么?当然需要勇气。想要苗条,就要拿出勇气开始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别为不爱运动,爱美食找借口。想要成长,就要拿出勇气向优秀的人学习,别说没有时间,你只甘愿平凡。每个人天生都有勇气,就像婴儿学走路要历经无数次跌倒才行走于人间。
哲人的思想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他是谁?他就是岸见一郎,《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深入研究了与弗洛伊德齐名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不复杂,返璞归真便觉自我轻松和幸福。不从过去中找原因,不被过去的事情绑架现在和未来。人天生都有勇气,只是在10岁后,需要我们慢慢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