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BIM技术作为建筑圈的热词已经受到建筑业上下游各家企业的青睐,住建部等关联部门也对BIM技术未来的前景给予了高度关注。
但是,毕竟BIM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早期摸索中。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个BIM成功的案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市政项目。
在此项目中,由中铁十九局承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车辆段用地,路段全长1.32km,咽喉土方工程超过67万方,总造价超过6亿元。
这也是中铁十九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的首个BIM试点项目。在本项目中,中铁十九局主要运用BIM技术对施工工序进程的进度监控、协同管理、交付可视化、碰撞检查、质量安全管控等加以应用。
例如,在项目建设初期,建筑师根据现场勘查来标记施工难点,运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建设,对重难点版块进行多次分析、揣摩和预测,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减少返工过程造成的物料耗损和人力、时间浪费。
同时,利用BIM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各部门可以通过构建二维码实现资料协同管理,将建筑物料与BIM模型的自动关联,将建筑数据保存在模型中,便于后期职能部门对建筑资料的审核,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耗损,保存的建筑数据资料,也可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更多商业价值,减少耗损率,增加营收率,轻松实现“小目标”。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方多次运用BIM技术实施工地进程的实时监控,并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进行可视化解析。运用BIM技术,以后再也不用双方异地对同一张设计图纸来勾画,描述,双方通过建筑物BIM模型进行标记,协同管理来处理施工问题。
还有,BIM技术的运用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排查有特别大的帮助,项目每个节点都可以运用BIM建筑模型来集中管理,通过将各方面的建筑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就能很精确的排查数据重复等碰撞摩擦的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在建筑模型中的勾选、标记,也能很容易查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结:通过对中铁十九局承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BIM技术对于建筑施工在数据安全管理、质量安全管控和工作效率提升上都有显著帮助。
更多建筑前沿资讯,请关注“谁说建筑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