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与“学科统整”
一、学科与科学
☞ 学科(subject)——是旨在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从科学、技术、艺术的人类文化遗产中选择儿童应当学习的内容,再从教学论的角度加以区分并系统地组织起来的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奥田真丈)
“学科”不是“科学”本身,它是重新概念化、体系化了的教育内容的单位。
☞ “学科”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学”的结构。“学科”的逻辑要依存于“科学”的逻辑。
科学方法不仅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手段。
学科内容应当涵盖的要素:(1)科学的最重要的事实、概念、法则、理论。(2)以该学科的教材为基础所形成的世界观、伦理审美规范、理想。(3)探究与科学思想的方法。(4)科学史上的若干问题。(5)包括知识的运用在内的能力、技能。(6)认知活动的方法、逻辑操作、思维方式。(7)才能与情感发展的某些指标。
☞ “科学”的理论内容必须以适于充分发展的形成中的儿童的智能方式加以授受。
☞ 在学科教学中,学习者的认识形成过程是从体验到理论的过程。
体验——意义的关联。通过五官认识自然和社会。
经验——经过梳理的体验。
逻辑——梳理、归纳、表达事物的方法,借助归纳和演绎揭示事物的关系,形成思考的框架。
理论——确立客观的自然法则的最终阶段。整合种种法则,形成囊括性的法则体系。
☞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书本知识)的均衡,实现学科教学从“知识传递型”向“问题解决型”的转变。
【感悟1】在中小学教授的学科内容,只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选择的相关科学的部分事实、概念、法则、理论。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层次,必修是最基础的必须达标的层次,选修是在必修基础上一定深度拓展的层次。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等,确定容量、进度和拓展程度,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学科论的对立与“学科统整”
☞ 要素主义学科论(赫尔巴特):持“教育的本质原本就在于传递传统文化的本质”的立场。
☞ 活动主义学科论(卢梭、斐斯泰洛齐、杜威等人发展的教育观):持“教育的含义在于引出儿童的自发性活动”的观点。
☞ 学科分类:“工具学科”(语文与数学)、“实质学科”(加深生活环境之认识的学科——理科与社会科)、“表达学科”(音乐、美术、体育)、“生活学科”或“技术学科”(习得生活技术的学科——家政、技术与保健)。学科课程的弊端是“经验片段化”与“知识割裂化”。
三、“学科统整”的源流
☞ “统整”——是分割与分解的反面,是使事物处于一体化的完整状态。如:夸美纽斯的“国民教育体系”、卢梭的“自然中心教育”、裴斯泰洛齐的“3H(头、心、手)和谐发展教育”、德国改革教育学派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杜威的“经验中心教育”等等,都突出了“统整”的问题。
☞ 戚勒(T·Ziller)倡导学科的中心统合,赫尔巴特学派以客观知识为中心的统合。
☞ 经验主义“综合课程运动”(霍普金斯)认为,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就得寻找一条使分科课程一步一步迈向综合课程的道路。
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的四个阶段:(1)相关课程。将彼此有关联的学科加以沟通,局部整合。(2)广域课程,由相近的学科群组成一大学科。(3)核心课程,由核心学科和外围学科组成。(4)经验课程,主张完全依据学生的经验与活动加以统合。
☞ 课程的真正统合唯有彻底通过“相关统合”与“经验统合”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
四、“学科统整”的实践
☞ 分科课程强调学科分野,学科的系统知识是构成课程的主要内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 “跨学科课程”或“学科交叉课程”将为明日学校课程的设计开拓崭新的视野。
☞ “学科统整”不仅仅是一种课程的设计方式,也涉及知识论和课程观的差异。“学科统整”的研究特色就在于寻求学科内容的相关性,以求课程的精要化;同时强调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而不是教师强加的被动学习。这种课程的重要意义是使每一个儿童构筑起“知识的网络”。如:日本的“合科学习”,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跨学科课程模式”(环境教育、能源教育、国际研究)、“一体化课程模式”(STS),英国的“交叉学科”,德国的“合科教学”,加拿大的“综合学科群”,日本的“综合学习”等。
☞ “探究学习”特点:第一,在于问题的质。课题是正真现实的课题,有一定难度、不是轻而易举的。第二,在于探究的过程。没有现成的答案,课题的答案是随着探究过程的展开逐渐浮出水面的。第三,在于需要持续的探究。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培养探究的态度和技能。
★ 纽曼(F·M·Newman):“所谓‘真正的学力’应当具备三要素:知识的建构;训练有素的探究;超越学校的学习价值。”
【感悟2】倡导“学科统整”不是要全盘否定“分科课程”,两种课程各具优势,分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后者在理论知识同学生实践生活及社会的联系方面有其优势,而这恰恰是分科课程的难点所在。无论是何形态的课程,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必备品格、包括“真正学力”在内的关键能力。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是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和所在地区的实际,设置好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互补的适合的学校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好这些课程,才能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从这一方面看,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有效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