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理论课老师迟到了-阻抗!当老师进门后,我不依不饶地问“老师,您迟到了,是阻抗吗?”老师笑着回答:“阻抗?我阻抗啥呢?什么是阻抗?有谁能说说?”雯答“阻抗是咨询过程中对咨询议题的逃避和防御,这不是咨询,不是阻抗。”老师乐了!“回答得好!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孩子到了早起上课的时间,他还不想起来不想上学,他问,为什么我要天天上学呀?”妈妈回答“你必须要去学校,因为你是校长。”~哈哈哈哈!我越来越喜欢郑老师的课,他总能无边无际地延伸概念的理解,又总能自圆其说地回到概念主题上来。今天悄悄地进来,讲完课又默默地背上他的小包包出去,没有开始也没有告别的一节课。
技术课上王老师的课程目标紧贴大纲,又案例实践经验丰富,结合书上和自己的案例,联系到技术实操中,听得我们如痴如醉,羡慕得仰视着老师,听得意犹未尽。用现实经历的体验告诉我们“把对个案的担心和完美的理想化收回到自己身上来,不要投射给别人。”“咨询中永远不要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王老师的个案多又风格迥异,非常考验咨询师,而王老师的“以人为本”的共情和探索,平易近人又步步惊心,大爱王老师的咨询状态和老练沉稳之力。
案例讨论的方式直接进入到文字稿的对话讨论中,自由联想又紧紧跟随着对话中的起伏不定的情绪情境之中。“要特别注意来访者第一次报梦,每个元素每个细节都值得探索”“所有的梦都涉及咨询中的关系。”“来访无法表达的困难,就是来访真实的自体很难呈现。”屈从是那些具有假自体的人的主要特征,模仿是他们的特点。
每次上课完,我都像是海绵宝宝在拼命地吮吸着还感觉不够的意犹未尽,神经兴奋又愉悦心情。我很幸运地遇见了我的可爱的同学们,一切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