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否认,董卓此人野心勃勃。但种子是否发芽取决于土壤,而董卓的雄心,始自于凉州之乱……
中平元年(184)至中平六年(189)凉州爆发叛乱,直接导致中央对于凉州的人心丧失、威信锐减,凉州至此呈现半独立之势。而董卓在讨伐凉州叛军的过程中,亦开始拥兵自重。
《后汉书·董卓传》载,「中平六年(189),征卓为少府,不肯就……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
「及灵帝寝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董卓复上书推辞,并驻兵河东,以观时变。」董卓能够两次拒绝朝廷征召,而朝廷却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说明朝廷已无力征伐董卓。
这些皆是董卓内心不断膨胀的土壤,但仅是如此,绝非董卓能够废立少帝的资本……
所谓「以观时变」,即表示董卓知晓朝局,在不久之后会发生重大变动。
然则正常而言,董卓作为外臣,可以预测的变局不过是灵帝驾崩,所带来的朝局震荡而已。而皇权更替,又与董卓这个外臣有多深关联,而令董卓「以观时变」,除非董卓提前知晓更加细致的内幕消息。
譬如,朝局变动的幕后发动者,在谋划中需要董卓的辅助,并提前透露了相关计划。
又《后汉书·董卓传》载,“及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卓得召,即时就道……”想来「将兵入朝,以胁太后」方才是董卓「以观时变」的具体内容。
由此推断,董卓的拒绝征召、以观时变,必有朝中重臣之「庇护」。
参《后汉书·董卓传》载,‘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即董卓初见少帝,便生废立之心。
首先,既然是董卓的心里活动,史官是如何得知?难道史官事后专门向董卓请教过?
其次,少帝刘辨依《后汉书》所载,已是17岁,即使依《资治通鉴》所述,亦是14岁。
客观而言,很难想象在群臣环护之下,会被董卓兵卒吓哭。而董卓同样在群臣环绕,冲撞皇帝的前提下,尚可以向皇帝出言质问?!
或许史官是在凸显董卓的蛮横无理,但同时又在极力地贬低少帝。
是否有些自相矛盾,直言董卓无故废黜少帝,岂不是更显董卓的蛮横与残暴?归根结底,董卓为何欲废帝?董卓在吞并并州军之后,已然一家独大,可以说朝局尽在其掌控之中。
即使以正史所言「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亦不过是多个外戚身份。
然则与废帝的后果相比,孰轻孰重?虽然年龄小的皇帝便于董卓摄政,但是既然少帝如此「怯懦」,岂不更符董卓心意?即使有心废立,亦不必急于一时,先于朝中站稳脚跟,获取多数士族阶层的支持,岂不更加稳健。
故以此推断,董卓废帝之举背后必然得到了核心门阀地支持……
又《三国志·董卓传》引注《吴书》曰,‘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
即董卓实乃袁隗故吏。以此推之,庇护董卓之人应是太傅袁隗无疑,此在前文中亦有过相关论述。如此董卓废帝背后的支持者应是袁氏家族,如此董卓迫切废帝之举的疑惑,亦迎刃而解。
然则从结果观之,袁隗是否如此愚蠢,扶植董卓并与之合作,最后遭董卓反噬。其实不然……
其一,假设董卓残暴之载录为真,然而董卓在彻底爆发之前,并未显露出任何残暴本性。
其二,这与袁术为何敢于称帝时的想法类似。董卓作为袁隗故吏,在袁隗想来即使有所波折,董卓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杀害袁氏一族。毕竟袁氏四世三公,在大汉的声望与影响皆是无以复加,故自觉无忧。
袁隗的谋划始自灵帝择选何氏作为外戚,这让袁隗看到了千载难逢地机遇。
因为何氏并非门阀,毫无背景、根基薄弱,打破了东汉以来,外戚—门阀之间的平衡与默契。袁隗在皇权更迭之际,作为两位托孤辅臣之一,完全可以寻机灭掉何进,独揽朝纲。
甚至可以效仿王莽,即使计划有变,亦可凭借四世三公之望,振臂一呼。
以杨氏与之对比,同样是四世三公,甚至杨氏更甚。
但从袁绍、袁术之言行,皆透露出袁氏之野望,且始自袁隗之铺垫。袁氏兄弟一举即占据大汉半壁江山,可见袁隗的设想并非无的放矢,故如此推论,亦是如此。
何进死后,袁隗迫切需要董卓,以填充其爪牙,譬如废立少帝。
因为何进虽死,刘辨依在。刘辨在则何后无人可撼,何氏外戚的身份无人可改,如果继续任由何后称制,外戚集团或许会逐渐恢复元气。且在打击宦官期间,何后尝力保宦官,故何氏不灭,不免宦官集团死灰复燃,与何氏合力对抗士族门阀。
故董卓入城后,立即鸠杀何后,因为即使刘协登基,何后依旧是太后,合乎法统。
而且废立皇权更是可以从根本上打击大汉正统皇权,作为后事铺垫。
不过士族阶层自古喜隐幕后,爱立「牌坊」,故引导董卓代行废立之事……换言之,废帝并非董卓之意,而是在于袁隗利益交换下的结果,否则董卓废帝之举对自身只是弊大于利,甚至是百害一利。
正史对董卓的心理猜测,旨在向世人说明,废帝是董卓一人之想,但却不过是画蛇添足。
翻阅正史,唯有尚书卢植一人对废帝提出异议?这又岂会是一人之想。参《资治通鉴》载,“卓以废立议示太傅袁隗,隗报如议……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没有士族门阀的默认与支持,废帝又岂是董卓一己之力可行。
不过正史之中,袁绍亦曾反对过董卓废帝,如此却与袁隗支持董卓废帝的观点相左。
《后汉书》引用《献帝春秋》之言,‘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
但裴松之却是评断「如绍此言,进非亮正,退违诡逊……此语,妄之甚矣」。换言之,董卓与袁绍的这段对话设定略显生硬突兀、不合情理。
且《三国志》之载却有不同,其云‘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即袁绍并未回应,如此袁绍是否出言反对废帝,则更加生疑。
而且袁绍所言极是,董卓对于废立之事应询袁隗,而非自己。
故董卓此举应旨在拉拢袁绍,因为袁绍此时官拜司隶校尉。袁隗想独揽朝纲、董卓同样如此。但董卓是袁隗故吏,无论是声望、地位皆不如袁隗,所以董卓想越过袁隗与袁绍合作。
如此袁绍无声拒绝则更显合情合理,毕竟袁绍又岂会弃家族,而与董卓勾连。
《袁绍传》云,「绍既出,遂亡奔冀州」,但董卓却「遣授袁绍勃海太守」。
而《袁术传》曰,「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董卓亦未追究,因为在董卓看来,双方依然属于合作关系。
但看看诸侯讨伐董卓时,皆是哪些诸侯: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袁绍、袁术、袁遗皆是袁氏子弟,无需骜述。
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虽是董卓任命,却出自周毖、伍琼举荐。而周毖、伍琼暗中却是袁氏之人。张超是张邈之弟,王匡、桥瑁、鲍信则是大将军何进旧部。可以说,袁氏是编了个圈,让董卓反复跳。
综上所述,袁绍是否曾出言反对,已不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翻天之局,将董卓戏弄其上。
故在董卓面对关东诸侯讨伐之时,并未选择以袁氏亲族要挟袁绍。而是「悉诛袁隗宗族男女二十余人」,可见董卓究竟有多愤怒。这是滔天之怒,让董卓不顾一切后果。
而袁隗的千般计算,不想却将自己葬送在一个看之不起的匹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