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在我的工作中,有时需要为某个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准备方案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一个当前看上去能解决问题方案,通常还需要准备一个备案(Backup),也就是当前方案一旦失效,能够有快速弥补的措施,不至于一败涂地。
虽然备选方案常常用不到,但它不仅能降低风险,也能让我们更专心地执行当前的方案。这种备选方案的设计,也有利于我们在前期进行决策,比如,方案A一旦失败,还有弥补措施A',B方案一旦失败,就无法挽回,那我们在进行方案决断时就要考虑这种不同。
一个好的决策通常需要有这样的备案,为可能的失败做好准备,这也是《决断力》中提到的WRAP方法(《决策力》1:什么阻碍你有效决策?)的第四个环节(Prepare to be wrong),这对这个方面,作者还提到好几种方法,分享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书档未来。
1 什么是“书档未来”
“书档”的英文是Bookend,翻译有点让人费解,根据韦伯(Merriam-Webster)词典的定义,它指的是:
Noun:a support placed at the end of a row of books/名词:书立;
Verb:to be on both sides or ends of (something or someone)/动词:事情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结果。
我理解《决断力》中想要标的意思是,我们做出的决策,因为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它的结果,所以,为了充分准备,我们可以构想两种极端的情况:结果极差,结果极好,而最后真实的结果常常会在两者之间,而这两个结果就像书立,可能的结果就分布在两个书立之间,什么是充分的准备?就是同时考虑两种情况,然后为其做准备。
书档未来,其实就设想未来两种阶段情况,根绝我们的预想,我们来构思我们需要做出的准备。其中对于极端差的结果,我们称其为“事前尸检”,对于极端好的结果,我们称其为“事前预演”
2 事前尸检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加里.克莱因”提出的,“尸检”比较形象,指的就是对尸体进行检查,分析死因,而事前事前尸检,就是在开始,假设某个事情已经彻底失败了,分析其原因。
比如我们正在开发一款车型, 假设2年后上市,现在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坐在一起,设想现在已经是2年后,这款车市场表现很不好,大家都坐下来想一想,最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去分析,我们如何去避免这些情况发生,然后准备预防措施。
而且,在进行预想的时候,《决断力》中提到一个细节,就是我们如何提问,看如下两种问法:
方式1:
“现在是2024年11月,一名亚裔美国人将当选总统,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请简单记下使这件事情有可能实现的一些原因”
方式2:
“现在是2024年11月,一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情在刚才发生了:美国刚刚选出了它的第一位亚裔美国总统。请思考让这件事情成为可能的所有原因”。
心理学家鲁索和休梅克发现,第2种方式,人们能更好地解释一件事情有可能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因为第二种口气更加确定,让场景更具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认知立足点。
关于"事前尸检",在工程领域还有一个更加系统化的方法,就是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在事前分析,降低风险有过分享,可以出门右转去查看一下。
3 事前预演
和“尸检”不同的是,它的反面是事情做成了,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成就,可以“预演”一下它为什么会发生,比如,你可以设想一下:
“现在是3年后,你职业上升职加薪了,你的家庭也幸福美满。请思考一下,让这件事情成为可能的所有原因,你做了些什么?”
我们可以将这些导致成功的行为做成我们的计划,此外,还要考虑一但成功,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当年Tesla model3 车型一下火了, 而困扰马斯克的,就是要如何快速提高产能。
为什么“书档未来”会有效?因为对极限情况的考虑,能够延展我们的感知能力去感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而那部分延展范围更好反应了现实。
而且,我对“书档”还可以有个“曲解",就是“书写下来,成为文档”,就是把我们的构想写下来,形成文档,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可以把事实和之前的构想对照,从而能够验证自己的构想,提高判断力,为事后反思提供依据。
比如,我们每年都会在年初,用未来的视角给自己写封信,这样在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分析和验证自己的构想。
精进学思行
你有没有收到过,来自未来的信?
视频号
总结
一个好的决策通常需要为失败做好准备,"书档未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通过“事前尸检”考虑给我们带来失败的原因,用“事前预演”构想成功的要素,从两个方面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