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道。”
当我们居于瞬息万变的时代环境中,身处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唯有随势而变通,方能如无形之水源远流长,似无常之云潇洒自在。
因此,为人处世时,尽可能做到合乎时宜,不墨守成规而勇于打破常规,方能在无常的时事中达成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正如《菜根谭》所云,“操存有真宰,应用有圆机。”
坚定内心底线与原则的同时,学会融通,方事善用变通的智慧。
在历史上最是鉴古而不泥于古,效人而不拘于人的儒者,便是中国最早的实用主义者叔孙通。他擅长沟通的话术,更是精于提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因而不管在乱世或是治世都能凭自己的智慧存身且有所作为。
然而,然而在历史上,对叔孙通的评价却是相当的两极化。司马迁赞其“汉家儒宗”,而司马光则鄙夷他格局太小,阿谀魅主。
对叔孙通的最后以此评价,司马光还曾落下重话说:“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遂非也,岂不谬哉!”
事因汉惠帝孝敬太后便时常去拜见太后,然而皇帝出行每每便要清道警戒,往来次数一多百姓自然是不堪其扰了,于是汉惠帝便修筑阁道不使扰民。但是叔孙通发现这么做有违礼制度,作为太常乃礼仪祭祀的最高长官自然有提醒汉惠帝之责。
汉惠帝一听便欲拆除阁道,却被叔孙通劝住了,曰:“人主无过举。”
在旧时为维护帝王权威,便有国军不能有错误举止之说。因此,如今阁道已经在建了,若此时废了阁道那不就等于皇帝承认自己做错事了?这么做将损害帝王权威,不利于汉初帝制的稳定。于是叔孙通便为汉惠帝提出了个折中实用的方案:在渭水背面再盖一宗庙,每月出游高帝衣冠一次,如此便是大孝德之举了。
对于叔孙通来说,为皇权和社会的稳定,皇帝不能有错,即便有错也需以巧妙的方式掩饰过去。这完全是站在皇帝及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便当今社会中如此贴心识又大体又懂得变通的员工又怎能不被领导喜欢呢。
对叔孙通的争议还在于为汉高祖刘邦定制的“半成品”礼乐制度上。毕竟站在历史上那些醇儒的角度,最是鄙薄那些迎合世俗,不守原则,似是而非的东西了,他们认为这便是孔子最鄙夷的“乡愿”。
但站在实用事功的角度来看,若叔孙通没有这种“大直若拙,道固委蛇”的智慧,不单单在秦末乱世中可能性命不保,且礼乐也很有可能在刘邦的时代就会从中国绝种,如此以来中华民族又何来“礼乐之邦”的文化可传承呢?
因此,对于叔孙通而言,为留存礼乐制度的火种,个人受点委屈又有何妨?
因此李白亦曾写诗赞叔孙通: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对于小君来说,叔孙通所谓又何尝不是懂方圆之道,知变通之法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