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举措”强化党建引领乡村绿化,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乡村绿化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根基。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布局。成立乡村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民参与” 的工作格局,并深入各村调研,结合乡村自然风貌、产业特色与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乡村绿化实施方案,明确绿化目标、任务与责任分工。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确保乡村绿化工作有序推进。如依托古村落文化,打造以古树名木保护与传统庭院绿化相结合的特色景观;又如结合农业产业,建设农业观光采摘与绿化美化相融合的生态园区。
二、发挥党员先锋,带动群众参与。党员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带头挥锹铲土、扶苗浇水,为群众树立榜样。同时,积极开展“党员联户” 活动,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宣传乡村绿化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参与庭院绿化、村庄公共区域绿化,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绿化成效。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开展技术指导,为村民提供苗木选择、种植养护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在绿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从苗木采购、栽植到后期管护,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确保绿化成活率,提升乡村绿化质量。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绿化成果。建立健全乡村绿化管护长效机制,将绿化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管护责任。设立村级绿化管护员岗位,优先从党员和贫困群众中选聘,负责村庄公共区域绿化的日常管护工作。定期开展绿化管护评比活动,对管护成效显著的村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村民参与绿化管护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各村绿化管护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乡村绿化成果得到有效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