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各民族都盯着河西走廊征战,因为它关系丝路是否畅通,关系着中原王朝力量的延伸。
如果你对中国古丝绸之路感兴趣,又没有时间去感受沿途,那不妨直抵丝路上的节点城市:
从长安到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本源段,即万里丝路的第一段。
第二段是从敦煌出阳关或玉门关去新疆的南、北道,也就是历史上狭义的西域段。
第三段是逾葱岭以西的国外段。
汉代丝绸之路从敦煌开始分南北二道行进,分水岭是郊外的两座关卡,南道出阳关,北道出玉门关,中间是绕过了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历经千辛后在疏勒和莎车有个小小的汇合,便是在今天的新疆喀什地区,也是中国领土的最西端。
敦煌和喀什,丝路上的客商们在这样的节点相会与离别,多数是相别无再见,是何等地令人忧伤!
敦煌在我心里一直是遥远的城市,竟然和梦想一样遥远!
上海-兰州,飞行距离1890公里,时间3小时20分钟
兰州-敦煌,虽然是省内飞行,距离也达921公里
飞机落地的时候,我心里凉凉,眼前飘起了断断续续的边塞诗。本以为建起了城市的地方怎么也能看见俩房子,但也许,这就是大漠孤城的魅力难挡!
春天是西北地区风沙最张狂的时节。一座城有如一个人,除了天生的样貌、能力,还有一种气质或状态并非出自天然,而是源于经历、内心——强者自强,美者自美。
敦煌,他的经历过于深厚,深厚的经历铸造了强大的内心。于是敦煌的远,于我而言也是历史的古老和深远,像那些捉摸不透又有魅力的男人,吸引我想要靠近和撩拨。
其实敦煌只是甘肃酒泉下辖的县级市。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在汉代治郡,即使到了今日,威名也显然盖过了自己的老子——酒泉。
在未开发海上丝绸之路,也没有国际航班的人类历史上,敦煌城曾居于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是中原王朝对外交流的国际大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长卷写下过辉煌的篇章。
真实的敦煌古城现仅存三面断壁残垣。可以想象2000多年前,它以“经济特区”的姿态: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两边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鳞次栉比。
然而城内繁华城外荒,除了恶劣的大自然,敦煌从不缺少战火和随时可能莅临的死神。
在寂寥的大漠之中,敦煌硬生生矗立了2000多年。除了汉代文化遗留,始建于前秦又经历朝兴建、扩大的敦煌石窟与壁画,成为每年游客们“到此一游”的最硬的理由。
敦煌莫高窟和所有的好故事一样有着非常经典的开头:在很久很久以前……因为它比大同云冈石窟还早了100年,较洛阳龙门石窟早127年,经历了前秦、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西夏、元等朝的兴盛,形成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俗称“千佛洞”。
其实洞窟内是无法拍照的。作为游人如果消化不了莫高窟的千年积淀,也无从领略那些文化瑰宝的魅力。有如一个肤浅的女人想要去搭讪一位深邃的男士,被人家回以恭敬的微笑。
有学者将敦煌莫高窟和柬埔寨吴哥窟比作“丝路双骄”,确实二者都有“看一眼少一眼”的意思。历史风雨的蚕食,文化遗产不可还原,但在如何让世人多看几眼方面,莫高窟做得最够意思,没有之一。
感谢敦煌研究院提供的引导。莫高窟是一位经历丰厚的男士,不要一眼爱上,是一眼震撼,直接被拿下;专业齐整的讲解人员依然是敦煌研究院水准;最后,全程并没有掺杂任何“香火费”、纪念品之林林总总。这是对“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作为名震中外的杰作”的最大尊重。
因为它不是景区,是艺术和宝藏!
莫高窟故事里,有个震惊学术界的密室、藏经洞、第17窟,里面堆置了5万经卷、写本、绘画,然后被轻松抹上泥皮,绘上壁画,令后世几多狐疑。1900年被发现后,西方列强称之为“能使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共同富裕的宝窟”,同时也刻上了清政府时期那个古老民族的伤口。
风卷沙浪,浩瀚如烟;羌笛声远,沙浪成山。
春天已经飞奔至我们面前。黄沙色,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的春色?
就像百闻不如一见的敦煌,美得在状态,但与众不同!
P.S.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县城,每年接待1千多万游客。
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也创造了独具一格、天上人间的敦煌“舌尖”,有兴趣的话,推荐观看央视纪录片《千年不散的宴席——敦煌》。
驴肉黄面:据说莫高窟第156窟的壁画上就记录了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
杏皮水(李广杏):是毛杏在敦煌发展而来的一种特产水果,其名源自飞将军李广的传说,每年6-8月金灿灿。
靖远尕六羊羔肉:可能是网红+明星打卡吧,简单处理的鲜羊肉,无需过重的调料,按照吃海鲜的玩法即可。
大漠胡羊焖饼:以胡人的膳食习俗做法而演变得名,饼吸收了羊肉的香,羊肉大汗淋漓,出彩的却是饼。
该如何不虚此行,吃货们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