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意志力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经济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甚至掌控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喝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等等。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控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和失控却是常态。也有很多人觉得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了,因此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自责、愧疚和懊悔。
而另一些人则觉得自己被想法,情绪和欲望支配所支配,每每的冲动、膨胀,而非谨慎抉择或真正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即便是自控力很强的人,也觉得掌控生活是一件令人筋疲力尽的事儿,那么有没有科学的”方法”或者”套路思维”来做出有利于健康和成长的选择呢?答案是确定的。
前提在于提高自控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弄清自己为何失控?研究表明,自诩意志力坚定的人,反而最容易在诱惑面前失控。比如自信能抵制诱惑的戒烟者,最容易在四个月后故态复萌,而过于乐观的节食者也不容易减肥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ta们无法预测自己在何时何地,会由于何种原因而失控。ta们会继续和有烟瘾的朋友一起玩,又或者出入社交场合的各种应酬,抑或在冰箱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也就意味着将自己置身在更多的诱惑当中,当出现困惑,挫折,焦虑时更容易选择投降或自动放弃。
其次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问题则是自控的关键,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抵制诱惑。“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两种表现,但它们不是意志力的全部。想要做到有效的自控,就得在关键的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想要”什么的这股力量。而意志力恰恰就是驾驭”我要做” ”我不要 ””我想要”的这三种力量以及如何弥补意志力缺陷,进而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法宝。
追溯意志力起源,它不但区分了人和动物,也区分了每一个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越来越需要自控力。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意志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有些人的意志力更强。实验证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的人,确实都会活得相对更幸福一些,所以顽强的意志力是一个人最突出的优点。它能帮助我们抑制冲动或任性,使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罗伯特 萨博斯基认为:人脑是由”前额皮质”进化而来的。前额皮质是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神经区。它主要控制人体的运动,比如走路,跑步,抓取,推拉等等,这些都是自控的表现,而且随着人类不断的进化,前额皮质也逐渐的扩大,并和大脑的其他区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人类大脑中的”前额皮质”所占的比例就比其他物种大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宠物狗不会把狗粮存起来养老,而人类却能未雨绸缪。”前额皮质”扩大之后就有了新的功能和控制作用,并促使我们去关注什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感觉、知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前额皮质”并不是挤成一团的灰质,而是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
”前额皮质”的左边区域主要负责“我要做”的力量,它能帮你处理枯燥、困难或充满压力的工作。比如当你想冲个澡的时候,它会让你继续呆在跑步机上;
右边的区域则控制”我不要”的力量,他能克制你的一时冲动。比如你开车时盯着前方的路面,而不是信马由缰,就就是这个区域的功能,以上两个区域一同控制,你要”做什么”?
第三个区域位于”前额皮质”中间靠下的位置,它会记住你的目标和欲望,决定你想要什么,这个区域的细胞活动越激烈,你采取行动和拒绝诱惑的能力就越强,即便大脑其他部分一片混乱,向你大叫吃这个,喝那个,抽这个,买那个,那么这个区域也会记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综上所述,我们有能力在”我要做”,”我不要”的这两种力量的相互对抗和摇摆中,转念选择”我想要”的抑或”更困难”的事,进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古典”老师曾经说过:“严格意义上来说,知识并不能改变命运,反而是”知道”并持续实践和运用的人,最终改变了命运”。所以既然”知道”这个原理和方法,我们更需不断的实践和运用,如此才能在”我想要”的力量驱使下心想事成无限!
备注与说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意志力及其影响问题,还请移步《影响力》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