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里的暖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二哥家离我这儿八公里多,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偏巧乘公交得转车,一趟折腾下来总要一个多钟头。也正因如此,哪怕同住一座城,我们兄妹俩想聚聚也得特意凑时间。因哥哥家新搬来不久,所在小区地段是新片区,比较偏远,小区周边连个菜市场都寻不着,买菜要跑两公里外的农贸市场购买,日子过得不算方便。

前天我查看一下昨天的天气预报,上午阴天,下午有雨,早上起来天朗气清,不会特别炎热,我便匆匆吃完早饭,赶紧把备好的两斤猪排、三斤牛肉丸,还有莲子、面条和一些零嘴,装了满满一兜,还有一泡沫箱,然后往公交站赶。汕头的公交线路本就不算密,我坐的这两趟更是“大牌”,每班间隔足足22分钟。好在出发前能查实时公交,掐着点出门倒也从容。可转车那趟就没那么好拿捏了,一旦错过了前一班,就得在站台硬生生站上二十多分钟,我昨天就赶上这茬。幸好带的肉都装在隔热泡沫箱里,冰袋镇得结结实实的,倒也不怕坏。

上了车瞥见桩糟心事:司机胸前的安全带松松垮垮地挂着,活像条摆设,一看就是早没了防护功能。这让我想起,现代人的安全意识有时真叫人捏把汗。骑摩托车戴的安全帽不系上带子,旅游时总见有人闯进禁区拍照,恶劣天气偏要往高山上闯,还有景区为迎合游客,开设刺激项目:如在悬崖上荡秋千、过高空玻璃桥…每次瞧见都替他们揪心,那股子冒险劲儿,看了直让人后背发凉、心惊肉跳。

快到二哥家时,手机“叮咚”一响,是二嫂发来的:“到哪啦?我下楼接你,好帮你拎东西。”寥寥数语,暖得人心头发热。二嫂比我大九岁,她一向把我当小妹妹呵护着,如今,我也年过半百了,她还是把我当小妹妹看待。

午饭吃得热热闹闹,吃完饭歇了会儿,哥嫂硬是把主卧让给我午休。哥哥熟门熟路地开了空调,嫂子手脚麻利地铺好被子,那股子贴心劲儿呀,恍惚间竟像母亲还在时一般。

二哥家两个儿子早已成家,膝下绕着七个孙辈,一个个虎头虎脑的。我瞧着他们跑前跑后,老姑老姑地叫,那小嘴甜得跟抹了蜂蜜似的,让我心里亲得不得了,跟自家儿孙没什么两样。

我家里的水电、电脑要是出了岔子,丈夫向来手笨,搞不了,从前都是哥哥上门打理,如今侄儿们长大了,这些活儿便成了他们的“专利”。女儿虽嫁去了另一座城市,我和老伴倒也不孤单。只是偶尔会想,若女儿、女婿能在身边,大哥大姐也同住在同一城市,那该多好?

可转念又笑了,人世间的事,哪能样样都圆满呢?就像这趟相聚,虽路上周折,却能见到亲人笑脸,已是桩足够温暖的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