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再美终是梦,见无染见醒当下。
【简书】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摘慧律法语
禅宗公案~~~~~~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叶铺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腹饥。
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地向前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好奇地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
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速说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夫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樵夫于言下契入,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源《天涯无相》
拈花一笑,以心传心。
不立文字,是善用文字,不执文字,直契法本。
教外别传,是籍教悟宗,离相为宗,无住生心。
禅在释心,离分别取舍,心彻底放弃维护自我是禅。
禅在念念,离色见声求,于见闻觉知念念无滞是禅。
禅在当下,离意识体验,熄灭过去未来的当下是禅。
法藏为基,正见为导,心能转境,彻见本来。
谢师博文阐述究竟义理,践行法理方法。无尽灯,灯灯相传。
图片(转自谢安朔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