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熟悉这样的场景,走进地铁,走进公交,看手机的人可以占到90%。有两个不看手机的,要么就是手机没电了,要么就是老年人。
问题来了,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被手机吞噬,除了看手机我们也找不出其他有事情做。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手机到底只是一个工具还是你的全部呢?
大家都知道李健,被称为音乐诗人,有气质,有才华。在《好声音》上李健就说,自己对手机并没有很多的要求,也不玩手机,所以换好的手机对他并没有什么用。
古天乐自出道开始,就很低调,安心拍戏,热衷公益,不仅创造了许多令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之外,更是低调做人。用的也是功能机。
当然,我们都是平凡之辈,免不了俗,也当不成明星。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像他们学习的是放下手机,专注于生活。
就拿我这个案例来说吧。30了,一路玩机到现在。体验过,刷完机带来的快感,也感受过刷机变砖带来的不安。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说:我最近常常感觉脖子酸痛,而且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可能会在5小时以上。 朋友安慰我说,不止是你。我也最少6个小时甚至更多。说实在的,真不知道每天都在手机上玩些什么,但时间就是这样很快的过去了。要做的事情一大堆,可到最后,一件都没有做成。
前些日子看了部日剧,好像叫《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但里面的大概却依然记得。女主搬进了新地方,行李有一大堆,小屋子被摆的满满当当的。不知道是听来的,还是身边人在做的,极简生活的理念。决心要尝试一下。开始放弃那些无足轻重的,多余的东西,只剩下生活必须的。等搞完了,大舒一口气,痛快啊。屋子瞬间敞亮了很多。可能丢掉的东西太多,有些自认为没有用的,也被丢掉了,等到用的时候只能借助他法。
但这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女主很喜欢画画,之前工作忙等等原因没有成型,但现在赋闲在家,无所牵绊,有的是时间。决心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一下。说干就干,从早上画到晚上,晚上画到早上,有时竟忘了吃饭。日子充实且快乐。
就像之前读三毛一样,她那是画画竟然忘记了自己落难的日本朋友,甚至十几天过去了,等想起来的时候,朋友已经离开了。三毛内心很愧疚。
但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然后不管不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似乎在现代这个社会,在如此繁华又匆忙的城市之中,越来越难以实现。
手机终究是一种联系他人的工具。你把他看得再重,它也不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极大愉悦。
一加的发布会上,刘说一加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专注生活,尽可能的少用手机(大概是这样说的),体现了企业良心。当然他们也是这样践行的。
下面立一个Flag,说说我的计划:
①手机在线3小时
②学习如何写作和摄影
③每天读书至少2小时
④尽可能多的和身边人交谈,把自己内心的话倾诉出来,排毒养颜。
但愿看到此篇文章的你,也能行动起来,做一个行动派。
我希望每天叫醒我的是梦想,而不是闹铃。
我认为人生要至少有两次疯狂,一次为梦想,一次为爱情。
我将寻访我人生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