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总理表态要更大规模为企业减税后,财政部也后续表态研究出台细则让减税更有实质性。为什么今年以来国家对增值税已经下调,企业不但没有减负反而直呼感受不到?脱离中国国情谈政策无异于刻舟求剑,目前的地方政府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卖地收入,二是税收收入,三是地方设立费用,其中卖地占总收入六成左右,这里面卖地收入是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税收和费用是维持基本运转的保障,十年之前,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中国对美出口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中央出台四万亿计划,地方配套出台了十几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些投资计划对稳定当时社会形势起到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是,投资是讲回报的,十年前修的公路现在有没有车走,十年前修的桥现在是不是长草了?十年前修的飞机场现在不会荒芜了吧?古语云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句话本身没错,可要是想一想,要是人人都栽梧桐树,哪有那么多凤凰让你来引?地方政府重金搞硬件建设,有的没引来金凤凰,这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还要继续搞升级,更可怕的是搞建设的钱是建立在房地产泡沫上的,十年房价一路走高,十年的卖地收入也是水涨船高,但是房价会一直涨么?如果房价下跌,卖地收入减少,见到一半的工程后续资金断了怎么办?只能从税收和费用上找?企业现在不加税就不错了,还要减税,可能么?可能,不过这是一条对地方政府满是荆棘的道路,就是精兵简政,政府大规模服务外包,养事不养人,譬如道路维修,路段承包给私人公司,政府只出人检查,譬如城管,如果城市是一个商场,企业是柜台,民众就是顾客,那么城管就是维持商场秩序的保安,为何不可以服务外包那?4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思想禁锢比现在严得多,还敢于尝试包产到户,还声音洪亮的喊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何40年后的今天,面临如此困境,只能在围场里转摸摸,不敢创新。只有有效的降低政府运营成本,才有大规模减税的空间。那有人问,如果地方政府不搞建设,搞什么?搞服务,努力搞服务,竭尽所能的搞服务,把钱投向基础教育,免费幼儿园的存在,为年轻父母每月省下一笔育儿费,中小学裁掉一半教师,因为现在科技发达,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的形式享受优质的数理化课程,把钱省下来建设体育场馆,几所学校和聘一名教练,加强文体课程建设即可以为文化产业培养潜在消费者,又可以减少医药方面的未来支出。只是,这样的改变什么时候会到来?
给企业减税,不如精兵简政和让利于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