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和写作的渊源,我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今天,是我加入有书的第1786天,可谓是骨灰级有书粉丝。当时也是怀揣梦想,希望在这里读书、听书、写书,实现自己儿时的心愿。
我首先报了刘主编的21天写作课。开始时踌躇满志,发愿一定要坚持朋友圈打卡21天。下班后还要应酬,匆忙回家,忙孩子忙家务……到最后交作业时往往卡着点,那个紧张啊,真的不亚于高中时代。
打卡交作业完成后,两眼都睁不开了,爬上床赶快睡觉,为第二天的战斗积蓄力量。结果,有一天愣是忙昏了头,错过了打卡时间。唉,前功尽弃,一腔热血顿时进了冷却塔,凉了。
再后来,又满腔热情报了第二个班,各种各样的理由,又是虎头蛇尾。
2021来了,据说新的一年都流行立fIag,再立一个吧:第一就是坚决不买课……但是,有书的推文像是施了魔法,看到刘主编讲拆书稿这几个字,就忍不住下了单。暗暗告诫自己的小心脏:这是最后一次哈,最后一次跟刘主编学写作,不能再给刘老师丢脸了。
哈哈哈,写到这里(刘老师会看到吗?),我忍不住笑出声了。
人生有几个五年?刘老师从2015年开始研究写作,已经从一名员工成长为有书的副总裁,成长的路径清晰可鉴。而我呢,却还在原地打转转。
什么原因?仔细想想,其实就是一个字:懒。勤能补拙,这句古训太好了。还有一点就是贵在坚持。世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还有多少事情做不成,还有多少事情不可以见证。
记得,初中放暑假,我和闺蜜书来信往,曾经一封信写了13页;青春期情窦初开,和心中的男神鸿雁传书每月1封、厚厚哒(很遗憾,现在找不到了)。工作后,排遣小情绪的最好办法就是写作。静静的夜,敲击键盘的那种节奏,竟是那么神奇,悄咪咪的对某种思绪无声的疗愈。
其实,冥冥之中,我们都留下了太多太多关于文字的痕迹,如果把这些文字整理出来,它不就是写作吗?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感谢刘主编的写作变现思维。我坚信,这一次,我一定会生产出关于我和写作的更多的故事。
我准备好了,各位学员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