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和昭文在谈论着四位宰相,左丞相江佐尧出身底层,从县令一步步干到了宰相;右丞相李定世家出身,少年成名,从科举入仕,一路在中央做到宰相;大将军陶定远行伍出身,曾在北方战场多次建功,曾积功至左将军,后被提拔为大将军;上将军孙敖,开国元勋之后,承袭了武威侯的爵位。有了这四位的辅佐,朝政就不成问题了。可是,这四位比较年轻,都希望皇帝成为一个摆设,自己施展自己的抱负。
昭文问:“你就打算让他们一直干下去?”
琳琅摇摇头,说:“只是虚与委蛇罢了,从你皇兄登基那日起,就不要干预朝政。如今,我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只能靠他们。”
昭文又问:“那你打算靠谁?”
琳琅想了想,说:“也就只有外戚了,毕竟女主能考的只有外戚。毕竟,我祖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我外祖军中也广有故旧。”
昭文想了想,说:“可王门子弟星散各地,随王军中又有几人?”
琳琅想了想,说:“那就先让王逋把王家扛起来,毕竟父亲老了。”
可就在这里,京城里出了一件事,闹得是满城风雨。陆宣去世后,陆宣的孙子陆栩就打算把陆家在京城的宅子卖了,回到老家买些土地和房屋,安置陆家族人。右丞相李定看上了这个宅子,就打算买下来。于是,陆栩便上门谈交易的事情。
当年这个房子是三十万两银子买的,这些年京城的房价是上涨了一些,但毕竟有人住过,就打算卖三十万两。自己也拿到了兵部的委任状,要去江南任参将,自然要和朝廷宰辅搞好关系,也许以后有求于人家。可李定却嫌贵,要用十五两银子买下这座宅子,陆栩死活都不干。
李定实在是想要这座宅子,但人家不愿意卖,只能用点非常手段了。于是,他命兵部罗织了一堆罪名,又命京兆尹衙门羁押陆栩。陆栩知道,这种冤狱难以推翻,就托王逋找孙敖帮忙。孙敖的父亲是陆宣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帮这个忙,就跑到李定那里反反复复地劝说。最终,李定释放了陆栩,但还是要以十五万两购买陆宅。陆栩也只能认栽,把房子卖了,毕竟老宰相的孙子是对付不了新宰相的。
可此事一出,李定就被御史弹劾,而此时担任御史大夫的是章奂。这个人一向刚直,带着十几名御史弹劾李定,同时陆宣提拔起来的将领也上奏弹劾李定。朝野震动,其他三位宰相不好评断,只好请太后临朝。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可琳琅又不得不表态,最后的裁决就是让李定补上那十五万两银子给陆栩,还罚俸一年以示惩戒,这一切就不了了之了。
但事情结束之后,在陆栩离京之前,琳琅还是召见了他。可接到懿旨后,他也在家里想着,这到底是福是祸,但房子已经卖了,家里也安置好了,再坏能坏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