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时期,面对生活的无奈,内心深处会涌起一股冲动,那就是,你总想做些什么。
有时候,当这样的念头闪现,你的自我会进行控制,找到一堆现实的理由,例如,你的年龄,你的子女需要你更多的照顾,横向相比的同龄人。是的,即便是用现实的理由打消脑海中倏尔闪过的念头,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和他人无关。那些偶尔感到的遗憾,也由自己品味。
也有另外的一种可能。念头变成了行动,这需要克服现实的种种限制。相较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说,有些决定,不亚于一场自虐。
然而,谁又能说,自虐不是对自我的救赎呢?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位编织能手,除了编织各种笸箩、筐子,最擅长的是编织各种小动物,惟妙惟肖,追随他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几十年过去了,有人去拜访这位编织能手,他依旧经济拮据,而他的弟子们则各自发达了。别人问他,“这么多年过去了,跟你学艺的人都发财了,你怎么还是这个样子?”编织能手说:“发财?他们发财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喜欢编织,所以一直在编织不同的物品,如今可以做到想编什么就编什么。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编织。”原来,学艺之人最初看中的,是学会编织之后可以为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编织者本人,仅仅是出于对编织的无限热爱,并不去迎合市场的需求。
人们看到的都是他人外表的光鲜靓丽,却忽视别人背后的努力。《欢乐颂》里的安迪,她的魔鬼身材来源于规律的生活,严格的饮食和每天5点的晨跑。她渊博的学识来源于每周阅读的一本书。所以,她收获了一个令人咋舌的自己。
同样的夜晚,同样的华灯初上,有人在纸醉金迷,有人挑灯苦读;同样的清晨,有人在奔跑,有人从未见过初升的太阳。
从没有什么明天,每一个明天都是不可替代的今天。你站在哪里,你的人生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