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了,万物萌发,村子里又开始忙起来了。
哪里的田哪里的地,哪里水好哪里地干,该种什么,孩子们喜欢吃什么,奶奶老早就计划好了。
日子有条不紊,生活不紧不慢。
往常气候一暖,奶奶便要赶猪儿场,选一头猪崽,精心伺候一年,腊月里杀了年猪,挂在炕上熏起来,来年一年都有肉食来源。
农民的日子紧巴巴的,只有家里来重要客人的时候,才会去集上割一斤肉打半斤酒。这种时候,孩子们和妇女是不配上桌吃饭的,奶奶会留一部分,让我们在灶下吃。在农村,只有仓里有粮地头有菜炕上有肉,这样的生活才有安全感。
伺候一头小猪当然是辛苦的。天还没亮,一家人还睡着,奶奶就要起床,烧一口大锅,给猪儿煮猪食。通常是猪草南瓜番薯剁碎熬一大锅,煮熟时再加几瓢米糠细细搅拌,直到南瓜番薯的香甜之气扑鼻而来,一锅猪食总算煮好了。到这个时候,天已大亮,日头已经高高得挂在门前的山顶上了,奶奶又要开始为一家人的早饭而忙碌。
爷爷这时候已经起床,蹲在门前慢悠悠地吃了一杯烟,就起身放鸭子去了。家里养了一百多只水鸭,蛋生得多的日子里,他们老两口每十天半月就要去集上卖一次鸭蛋,行情好的时候一只蛋可以卖个五毛,不好的时候三毛四毛也是有的。
日子其实很苦,但孩子们只要吃饱穿暖,并不知道什么是贫穷,照样每天开开心心的。
今年选猪崽的日子推迟了很久,直到夏天,放暑假的时候,奶奶才去集上买了一头猪崽回来。因着家里五个孩子都上学了,奶奶去镇上陪读,给孩子们洗衣做饭,家里就剩爷爷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一回奶奶选了一头漂亮的小猪,它全身莹白,毛发润滑,黑眼睛雪一样亮,看上去十分聪明。
夜间,男孩子睡在堂屋的凉床上,女孩子们则睡在里屋喁喁细语。堂屋的门洞开着,月光如一匹华丽的丝缎静静地在堂屋内流淌。最先睡着的是弟弟,只听见他均匀的呼吸声很快加入了蛙虫的协奏。
夜静极了。这时,屋侧传来断断续续地哒哒声,我侧着耳朵细听,不一会儿,这哒哒声由远及近,变成了欢快地踢踏声。是它!它就在门外,像一只快乐的精灵,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全世界都睡了,有一只小猪,在月亮的照耀下,不由自主地舞蹈,它是多么快乐啊!整个月夜都是它的舞台,它站在舞台中央,月亮为它打光,夏虫为它鼓乐,它则无忧无虑地释放浑身的快乐。风吹过摇动群山花草,我感觉,整个大自然都为它的舞姿倾倒。听着窗外美妙的声音,我忍不住想要大喊:“你们这些鬼,知道吗?我很快乐呀!”
后来,我总是做梦,梦里有一只莹白的小猪,同我在迢迢星河里漫步。
奶奶的小猪是一只酷爱自由的小猪。很多次,我都听到外面马路上有人大喊:“谁家的猪打出来了?”每当这时候,我总是兴致勃勃地冲出家门,四下张望,每每都能望见那只莹白的小猪在蓝天白云下青青草地边悠哉悠哉地吃草。
微风习习,稻浪翻滚。爷爷奶奶闻声赶来,一家人齐心协力把小猪赶进猪圈。
那个夏天,我们总是在找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