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开始动笔已有三个多月,困扰我的不是不能坚持写作,而是不能坚持每天写作。听了昨天的课,收获很大。
障碍写作的因素有以下:
“写作”高不可攀:
总觉得“写作”是个很高大上的词眼,只有高端的、彰显写作功底的华丽文字才配得上“写作”这两个字。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总是在权衡用词是不是高级,道理是不是严肃和有深度,所以写出的东西总感觉不接地气,别人看起来也会觉得很乏味,感觉的写作是个很拘束的过程,被无形的条条框框束缚住了。
通过昨天的课才恍然大悟,原来写作是可以用大白话的,最重要的是,写作需要敞开心扉,写出心底最真诚的话,这样就感觉“写作”一下离自己近了好多,亲和了好多,下笔也不那么有压力了。
输入不够
现阶段的阅读量仅停留在《得到》专栏和日语原著,由于日语水平受限,一天也只能看一小段而已,输入量少的可怜。看看家里一柜子的书,真正精读下来的寥寥无几,很多连塑封纸都没有拆开,全当摆设了。而且100年前的经典书籍基本没有。
“一千字的输出需要十万字的输入,”这句话已经深深刻在脑子里了,我的日语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在日语学习中,刚开始你先别急着去说,刚开始积累最重要,等你有一定积累了再去说。
要想有料可写,输入这个“内功”是很重要的,要写出有品味、深刻、有价值的文章,是通过大量优质的输入才能达到的。
还很幸运听到北辰老师对于如何选书的原则,特别宝贵的经验。
专注度不够
我在做事中的专注力也非常不够,写两个字就要翻几下微信,完整的时间被撕扯的四分五裂,所以写出的东西也不是单位时间创造出的最有价值的产物。
心态不对
老师昨天提到的“随时保持获取新知的心态”,我就很缺乏,所以写的东西都过于片面、单一,如果把自己切换到一个专栏作家的角度,设想每天都必须交稿,那就会刻意去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可能周遭的一切都能变成写作素材:早上畅快淋漓的一小时快走,沿途看见的人、风景和心情;和同事由一件小事引发的微妙心里变化;休息时抽空看的一集动漫引发的感想等等,一切都可以拿来扩展开成为一片文章。
这让我想起《欲望都市》的女主凯丽是一个专栏作家,她每天也经历着和其他人大同小异的事情,但是她站在一个专栏作家的视角,每件小事都能成为她的灵感来源,成为她的写作素材,稀松平常的小事经过作者的重新理解和加工,最终变成受人追捧的畅销文章,想想,写作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对了,还有要保持随时捕捉灵感的心态,感觉这几招都是老师在领我们切换到专业作家的角度去看待写作。
不知不觉发现写成课后笔记了,但确实老师说的每条都被戳中,这些确实是我们在写作中的通病,通过边写边思考,结合老师讲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写的过程中一边回顾昨天学的内容,一边结合自身的问题,发现对写作的理解更加深刻和清晰了。
我在写作之路接下来要做的是:
• 倾听自己内心最真诚的声音,用真情实感去写作。
• 一定要重视排除干扰,注重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锻炼写作时的专注度。
• 选择一些经典的、有品味的、怦然心动的书籍来积累自己的文字底蕴。
• 切换成一个每天写作的专栏作家角度,这样我的眼中充满了素材,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引发思考,扩展开形成文字。
• 随时捕捉灵感,随时记录灵感。
我想和写作成为朋友,通过长久的相处,看到它充满灵性的样子。写作是双翅膀,带我看更高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