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起沈复,我们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那一篇《虫之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查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那是十三四岁,不大懂其中的意思,却总能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倒背如流。
现在重新读来,竟然有了不一样的领悟。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乾隆二十年生于江苏苏州,文学家。
在当时来看,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不曾科考中第,声名远播,算不上个人物。但在生活里,他却是个鼎鼎有趣的妙人。
如他所说,他从小便是观察力极强的孩子,常能得到“物外之趣”。成年以后,又和妻子芸娘将平淡的日子过成了诗,更成就了这样一部作品——《浮生六记》。
02
一屋两人三餐四时,本就是爱情该有的样子。
沈复写下这本书的时候已经46岁,此时,他的挚爱芸娘已经悄然离逝。“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是怀着这样的思念与留恋,他写下了这本自传体的作品《浮生六记》,从两人青梅竹马时期写起,记录了那恬淡、从容的生活轨迹。
沈复自小定亲的金沙于氏早夭,打小便看上了舅舅家大自己十个月的姐姐——淑珍,也就是他的“芸娘”。沈复母亲也喜欢芸娘柔和温顺,便欣然应允。
此后的许多年,直至芸娘逝世。他们夫妇二人坦诚相待,同舟共济,总能互相体谅,恩爱和睦。
03
译者周公度说:“如果说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那么沈复一定是中国文学中最深情的男人。”
这话我是认同的。
芸娘自小便聪明伶俐,父亲早逝,靠着自己刺绣织染的好手艺供给一家人的吃喝用度,更是在刺绣闲暇读书认字,写下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结婚之后,更是能够洞察世事,可以和沈复谈论诗书伦理,又能够用寻常之物将家里布置地精致,静室焚香,还想到给案头插花做上草虫的主意。即便女扮男装去游水仙庙,也能落落大方,欣然前往。
沈复则最是深情,妻子刚入门不喜言谈,他便主动逗芸娘开心,拿臭腐乳打趣,最后又在妻子的影响下爱上了这种食物。更是在七夕时节刻下“生生世世为夫妇”两枚方章。一次,芸娘偶然听到老妇人说一个风景极好的野外去处,心向往之,沈复就恳求母亲,带上芸娘二人搬去住下。又一次去游水仙庙,女子不便前去,他便给芸娘出了女扮男装的主意,两人同去。
04
人们常说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不知道这句话说得对不对,但在沈复和芸娘的故事里,我觉得不对。起码,不全对。
在作者沈复的眼中,芸娘不仅仅是他的妻子,还是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他难以割舍的灵魂伴侣。有她,已经是上天的厚待,足矣。
在妻子芸娘的眼中,沈复不仅是她的丈夫,更是敬她爱她,心疼她怜惜她的枕边人,有他,已经是上天的眷恋,足矣。
尽管他们的深情抵不过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是他们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他们倍加珍惜,无怨无悔的岁月。
05
如果说这本书需要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我想,这个词应该是——“清新”。
在沈复的故事里,他和妻子芸娘宁愿过着一种布衣素食的平淡生活,并甘之如饴。
在这样的生活里,山水、人物、美食、花草、鱼虫都有一种畅然自得的感觉。像一幅简简单单的水墨画,没有艳丽得的颜色;又像是某一种乡间小调,娓娓道来。却让人感受得真切。
是的,这是一本绝美的情书。
(文中提及书籍版本为2017年4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浮生六记》,沈复著,周公度译,图片也截自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