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传开了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那我们今天来讨论陪伴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教育,先来看几个场景吧。
场景一:游乐场门口,妈妈牵着孩子,妈妈在一边唠唠叨叨,孩子啊,你可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啊,妈妈放弃工作陪伴你长大,你可得对的起妈妈的这一份放弃啊,妈妈在家带你没有收入,你不能像其他小朋友看到什么就要,妈妈没有钱,我们买不起、、、妈妈一直在孩子身边念叨个不停,孩子眨巴着小眼似懂非懂,想去游乐场玩耍的欲望一点都没有了。
场景二: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家里,整天也闲着不知道可以做什么,无聊时就带着孩子去麻将馆搓搓麻将,孩子累了就抱在身上让孩子看着他一起打麻将,她不想抱孩子时就让孩子玩手机,玩隔壁麻将桌上的麻将。
场景三:幼儿园里举行亲子活动,一位母亲向公司请假来参加孩子的亲子活动,游戏开始了,别的小朋友和妈妈开开小小的开始了游戏,但是这个孩子母亲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母亲没有办法,迫不得已的停止了和孩子游戏,到一边接电话去了,一接电话就是好几十分钟,好不容易挂断了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母亲不得已又到一旁接电话去了,孩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的小朋友和自己的妈妈开开心心的玩游戏,望向在一旁接听电话的母亲时眼里噙满了泪水。
以上这些场景都是妈妈陪伴着孩子,但是这种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吗?
各位父母们一定要明确的一件事情是,我们所说的陪伴式教育并不是说天天在家带着孩子,然后因为一些家庭琐碎的事情在孩子面前抱怨,在孩子面前唠叨,不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然后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也不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心里脑子里却全是别的事情,陪伴孩子 并不是和孩子在一起就叫陪伴了,还要走点心呀。
在场景一和场景二这种陪伴下孩子能变得快乐吗?他们又敢快乐吗?在这负能量的陪伴下,孩子会变得消极,甚至会对家庭、社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他的价值观世界观扭曲,对于这种无效的,只会给孩子成长带来阻碍的陪伴还不如不要,还不如父母投身到工作中,投身到学习中去,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成为孩子的骄傲。
网上流行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孩子对不起,妈妈只有一双手,搬砖就没法抱你,抱你就没法搬砖。”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家长觉得工作在这个消费水平高的社会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你就必须工作挣钱,但是为什么要认为工作了就不能陪伴孩子呢!当家长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成长,你给予你孩子的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东西才会更多,我其实很想对在场景三中这个母亲“您这样的陪伴是在浪费您自己的时间,破坏你们的亲子感情。不仅不能处理好公司的事情,也不能安心的陪伴孩子,得不偿失。”
能推掉公司的事情来陪孩子参加亲子活动是很值得肯定的一个行为,但是错就错在她没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任然把自己放在一个工作的状态,而不是陪伴的状态,她是个不会取舍的妈妈,都能为了孩子请假来参加活动了,为什么不能先把事情都处理交代好呢!为什么陪伴孩子的时候就不能一心一意的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正在陪伴他的呢!母亲这种三心二意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工作比他重要,母亲不爱她,从而疏远亲子关系。
可能很多父母都知道要陪伴孩子成长,但是陪伴真的不仅仅只是陪着孩子身边啊?和孩子聊天你在神游,和孩子玩耍你在玩手机,和孩子讲故事,总是不停的翻手机,这些行为都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吗?
其实既然母亲都已经请假了为什么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每一次来之不易的陪伴变得有效,珍贵,还会让孩子体谅父母,觉得父母很看重他。
孩子很聪明、敏感,但是我们真诚的和孩子沟通,让每一次来之不易的陪伴增值时会比你每天无效的陪伴更有效果。
真的,陪伴并不是天天待在孩子身边,而是参与到孩子成长中,带他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他变得勇敢独立,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感受到父母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状态,让他们能够从父母的身上学到积极正面的东西。
希望父母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要走两个极端,不要因为工作完全顾不上孩子,也不要因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全部后却因为家庭中的琐事变得易怒,爱唠叨,爱计较,让所有的陪伴都变成无效的,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工作和陪伴从不矛盾,能陪伴孩子的父母同样是可以工作的,让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中的积极向上、有担当有责任感、懂得管理自己、和同事友好相处、充满正能量,回到家是一个爱伴侣,爱孩子,孝顺长辈的好父母不也是一种言传身教的陪伴吗?孩子肯定也会以这样的父母为荣吧。
并不是所以都陪伴都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