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塔戈拉丧失了继续讨论的兴趣与热情,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在使自己名誉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全身而退。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始作俑者”苏格拉底却在这个时刻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一方面,他佯装恭敬与谦卑:“毕竟,你有智慧啊——可我没能力[跟上]这些长篇大论,尽管我愿意有这能力” [5]101,另一方面,他也暗示了自己的选择——要不谈话就此结束,要不就普罗塔戈拉将就自己。其实苏格拉底心里清楚得很,在众人面前,对普罗塔戈拉的句句赞美无异于步步紧逼,看似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才华不够无法继续谈话,实则他想借助众人的力量,让普罗塔戈拉不得不选择第二个选项——收起他的那套修辞术,直截了当给出精准的回答。
趁着众人的劝阻的当儿,苏格拉底又以识大体的姿态表明,若普罗塔戈拉不愿意回答,那就由他提问,自己回答,然后再请普罗塔戈拉给出自己简短的看法。在这里,苏格拉底在提问者与回答者之间来回切换,这既是为了辩论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希珀克拉底的照顾,如果苏格拉底不及时制止普罗塔戈拉长篇大论的发言,那么在场的多数青年由于缺乏判断的知识,囿于逻辑上的含混,很容易被迷惑乃至说服。尽管苏格拉底会对这些说法予以纠正,然灵魂受到的伤害却无法弥补,因此,苏格拉底在辩论中力求简短与简洁,其目的便是给青年们营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在勉强达成一致后,辩论由普罗塔戈拉的发问重新开始。普罗塔戈拉将关注点移到了西蒙尼德斯的诗句,他率先出击,就这位诗人的矛盾之处给了近乎完美的论证。苏格拉底在快支撑不住之际转向普洛狄科寻求帮助,在着重辨析“是”与“成为”两者的概念之后,他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解释,还未待两人就观点的差异展开辩论之前,苏格拉底却抛出了如下这段话:
“我觉得,我、尤其你应该模仿,而非[模仿那些低俗的人],让诗人们靠边去,凭我们自己的东西相互立言,检验真理和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果你还想问,我仍旧让自己回答你;不过,要是你愿意,你就让我,使我们停在中途的[话题]进行下去,以便有个了结。”[6]129
这话里的双向选择其实已经苏格拉底在无形之中抹去了一个。他特意强调,知识超群的普罗塔戈拉尤其不应该借助诗人的诗句,而是靠自己的东西来进行还击,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抹灭了普罗塔戈拉成功驳倒苏格拉底的可能,继而又将话题的主导权重新抓到自己的手中。在普罗塔戈拉眼中,苏格拉底披着无知的外套,无所顾忌,并致力于给自己难堪,因而他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究竟要做哪一样。在谈话又一次出现僵局的时候,众人们再次出场,给了苏格拉底很重要的助力,同时这一次也是非常典型的关于“节制的正义”的实施。
【无戒365训练营第1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