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一关,葬送的不仅是她一生的时光,更是她一辈子的念想。曾经潜邸时的情与爱,那些年少与两小无猜,终究是随着帝王之位,后宫纷争而一去不再,那些曾经的温情与美好,那只属于青樱,弘历的年少时光,那最单纯的初心,终究,还是辜负了。
如懿,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历史上的乌拉那拉氏,到底是一个被乾隆厌弃至极的女人,我想,流潋紫之所以写这样一个死后都不被埋葬在帝陵的继后,大抵对她是有几分同情的吧,又或许,不只是因为同情,更多的是感叹,感叹她嫁进了帝王家,感叹她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感叹她一生从未为自己好好的活过。这样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封建女性,留给我们的反思或许更多。
但是在小说中,如懿并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封建女性,而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敢爱敢恨,能撑起整个后宫的伟大女性,这就是为什么我即使看到是老戏骨周迅演她,心里还是会有一丝丝担忧的原因。因为她在我心中从来不普通,从来不是哪个人演就能演出她的经历,她的一生。
我坚信,小说中,乾隆是深爱着她的,即使在孝贤纯皇后死后他是那样的思念,即使后来容妃的出现,我依然坚信,他是深爱着她的,但是他不知道怎样去爱,怎样去表达。她曾说过:臣妾这一世的安心,都是在嫁给皇上的那一日,皇上对臣妾说的那三个字,你放心。所以,她义无反顾的相信这个爱了她一生,伤了她一生的男人,这个她的丈夫,这个天下的帝王。不,应该是他先是天下的帝王,后是她的丈夫,所以,他伤了她,他以自己认为爱她的方式深深的伤了她,他把她送进冷宫,只因他怕有人害她,他对她宠爱至极,只因他不想让她被欺负,或许前期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她,她可以接受,并不难过。但是后来,他为了让她陪伴他一起高处不胜寒,不问她是否愿意,就把她带上了皇后之位,说实话,我看到这时心里是开心的,开心他们终于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开心他们能一起统治这天下,可是后来我懂了,这并不是如懿想要的,她想要的不过是那一份真心,那一份信任,那一份唯一,嬿婉固然可恶,但更令我们心寒的终究是那个给了她一生希望和痛苦的男人,容妃的到来,凌云彻的出现,不过是他们之间小小的插曲,而他却选择了不再相信,选择了别人。他错在太以自我为中心,不够照顾如懿的感受,以为自己做的就是她想要的,他错在不够相信,不够相信这个用一辈子心血去爱他的女人。也是,一个帝王,能有情已属不易,又怎能奢求太多呢。如懿与甄嬛不同的是,甄嬛知道自己爱错了,便不再爱,而如懿,即使知道错了,但还是始终如一的爱着,即使最后被废于翊坤宫,也依然靠着曾经的温情曾经的回忆坚强的活着,依旧绣着那青樱红茘的绣帕,那是属于他们最美好的时光,那是我们所有人一辈子的向往,她不曾辜负,而他却再也回不来了。小说的最后,如懿在绝望与思念中死去,临死都不愿再见皇帝一眼,不是不爱,而是太爱,她想记住他弘历的样子,而并非乾隆,她想带着他们那段最美好的时光离去,于是,她毅然的走了,说实话,我哭了,我感叹为何到死都不能相见,甚至死后,乾隆都不给她一个正经的名份,不给她一个该有的位置,不给她一份属于皇后的尊荣。但是后来,我懂了,他还是爱她的,他真的还是爱她的,他知道她这一生最不想待的地方,皇宫,所以死后也不要囚禁着她,他拿着她留下未绣完的青樱红茘的绣帕,泪流满面,久久伤神,甚至于在他六十大寿的时候,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站在翊坤宫的门前,不敢进去,又不愿离开,这个本来帝王最不该来,最不愿来的地方,他,却久久伫立,深深凝望。他爱她,不敢轻易触碰,终于,他不敢了,不敢再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不敢再给她不知道是不是她想要的一切,所以,他放手了。在她死后,只将其埋葬在他处,而非皇家该有的皇陵。那一声哀叹,谁也不懂,这是一个帝王最后的寂寞。
我想如果有来生,如懿应该还是会选择遇见他,爱上他,只是不在帝王家。而他或许不愿再见了吧,因为,他会怕,怕自己再伤害她,再委屈了她。这个世界或许就是这样,又有几人能达到完美,要么曾经,要么心碎,最永恒的幸福,不是拥有你,而是拥有与你有关的回忆。
乌拉那拉氏,这个历史上最悲惨的继后,这个为后人嗟叹的继后。如果九泉下有知,看到流潋紫这样写她的一生,是不是会欣慰很多,即使无名无份,即使操劳一生都未能拥有什么,但在流潋紫的笔下,起码,她爱过,她被爱过。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小说让我们感叹爱情。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帝王的薄情与封建时代的男女地位的天差地别,男人一句话,一个女人一生的操劳与心血瞬间化为乌有,男人一个眼神,一个女人一生的情与爱,思想与行为都为之牵动,男人一瞬间的想法,一个女人得不到该有的尊重与哀荣。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是整个时代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国的悲哀。如今等级制度已经不再,我们所能努力做的便是人人平等,不以不等的眼光看待身边不同社会层次的人。还有就是,珍惜拥有,珍惜眼前,珍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