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好!我是徐怀君,我今天分享——《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
这本书我曾放在书架上十年,无法阅读,在能读它的时候,每一页都是好,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阅读这本书,就是我体验当下的时刻,我也体会到了当下的美妙。
我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生活在情境里,但这不是我的生命。
我和自己有一种关系,我不是我自己。
是因为我需要表演。
这是一份很主观的分享。
见谅。
《当下的力量》是生命力量的催化剂,它告诉你不需要到别处去寻找力量,它就在你的身体,是你已经拥有的东西。
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然而想把它分享出去却很难。
我想着分享整本书很难,讲三个概念应该可以吧?
没想到写着写着就抽象了、断线了,要讲清楚一个概念都很难。
总是流于抽象,无法解释清楚。
这是我对这本书理解不清。
分享整本书,我不想了,开始计划的三个概念也放弃了。
最后,我只想讲一个抽象概念——“小我”。
我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的形象,这个虚幻的自我——“小我”。
它是“我”“无意识”地认同于思维而产生的。
我有时称呼它为“小我”,有时称呼它为“自我”,又有时称呼它“对思维的认同”。我可以说它不是“真实的我”,不是我。
是我对于思维的认同,产生了虚幻的小我。
小我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过去和未来,从中寻找存在或满足。
我们总是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在当下却想到未来。
你的目标是否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注意力,而让你把当下当成达成未来目的的手段?它是否夺走了你所做事情本应有的欢乐?
我们以过去为眼光,期待未来得解脱。
看不见当下自己拥有的,想要的永远是自己没有的。
小我很脆弱,很没有安全感。它感到自己一直处于威胁之中。
它很恐惧,它就会一直驱使我们行动。
所以,我们时刻处于防患未然恐惧的行动之中,我们的行动永远在应对想象的事件。
而当下正当体验的事,我们却从不去做。
如果我们吃饭,是防患饥饿会引起的身体健康问题,而不是欣然接受食物的喜悦;
如果我们上班,是想象失业带来的困窘,而不是欣然接受工作的乐趣;
如果我们的行动,皆是想象不行动会遭受到的惩罚。
那么,我们就是在我们的当下制造痛苦。
不安、忧烦、焦虑、紧张、压力、畏缩、恐怖等源于时间的想象“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非“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
当下的事情是你可以去应付的,但是你无法应付未来存在于思维中的事情。
过去和未来,都是小我投射的幻象。
小我认为”我“的力量隐藏在抗拒之中,但我知道抗拒让我”干涸“,让我成为无源之水。
当下,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你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展开的。
生命就是此时此刻。
问自己,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仔细体会,不批判、不评价、不反驳、不抗拒、只静静地感受,接受它,你的身体会告诉你答案。
例:一个我阅读此书思绪的过程。
为什么我想要读书,却又带着抗拒的情绪呢?
我对阅读生出喜悦,为什么又对它生出不情愿呢?
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呢?
小我认同思维的无意识:阅读是工作,工作是劳累的,辛苦的。小说是娱乐,是消遣,是不应该的。
当下,阅读书籍和阅读小说都是临在,都是当下,活动在当下就是喜悦的。
我正在抗拒当下,我将当下时刻看成敌人。
所以,只有阅读书籍产生的进步才能抵消当下,而阅读小说的愉悦,不能抵消当下时刻所产生的罪恶感。
是我,在我的内心制造不快乐和冲突。
我把当下当成了敌人,是我在本然和当下之间制造对立。
本然和当下之间只能有一个存在,是我把当下和时间对等。
是我认为必须要好好度过时间,认真对待,不可虚度,必须要有所作为,是我的这种思维,限制了我进入当下时刻。
或者说是我的思维限制了我认识当下。
我要停止把自己放置在时间之中。
我不存在于时间的概念之中,我存在于当下,不存在小我的幻象之中。
我把时间定义珍惜,所以要好好度过,这个概念深入我心,我应该说服自己放弃这个概念,时间没什么好珍惜的。
值得珍惜的只有当下,此时此刻,认真的做一件事,就是沉浸入当下,这就是珍惜。
不论是读一本书,或读一本小说,或吃饭,或打字。只要深切的感受每一分流动,就是活在当下。
我总是不停地告诉自己,时间稀缺,加快脚步,我要追赶未来。
那鲜活的有期待的未来,永远在这样焦虑的期待着。
我有时会告诉自己很好,我的未来有所期待,我有前进的方向。
我有时也痛苦,那永远到不了的地方,是否真的存在?
生命怎样流动,我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夸父逐日吗?
想到这样的生命,我想流下泪来。
作者给出的方法是:从思维的认同中解脱出来。
但是我无法做到,从思维的认同中解脱出来,我无法做到不自我,我无法不认同小我。
我还没有找到“真实的我“。也就是作者说的“本我”,“本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状态。
虽然我也体验到当下,但无法像作者说的长时间有“意识”、进入“当下”、“开悟”、保持“临在”、我只能让《当下的力量》的文字,一点点催化我,让我尽可能多的时候有“意识”,让我“意识”到我的生命不在未来,在此时此刻,进入当下。
你是否有一刻“落叶飞花皆可知”?你记得那一刻的美妙,那就是进入“当下”、就是“开悟”、就是“临在”,哪怕一瞬。
至此,我的分享结束,感谢观看。
徐怀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