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06-March0206-学而篇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感悟:孔子主张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顺从兄长,在外要警言慎行、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但要亲近有仁之人。上述这些都做到了,那么就可以研习学术了。

本章孔子强调德行之重要性,教导弟子德行优先,有余力始学文。窃以为,孔子本意在于强调有德之人做学问更能惠及他人,而非主张弟子只需有德即可,无需再去做学问。一个人若因为自己有德就停止学业的追求,则只能困于一方土地,难免视野不宽、心胸不广。反之,若是无德之人却有着高深的学问,则其对社会的危害会更大。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我们情愿多一些有德无才之人,而非无德有才之人。有德有才则当成社会栋梁!

“泛爱众而亲仁”则恰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广交友,但知心朋友无须多;或者说,可以跟许多人友善相处,但要多与心态阳光、充满正面能量者为伍,多与仁义之士结交。转而又想到,这一句也可应用在其它领域。比如对玲琅满目的图书的选择,可以泛读大多数,但精读一些与己能接纳的经典。比如对于想走遍万水千山的我来说,可以想象无数条路径与看点,最终先选择最能实现与喜爱的道路。如此一想,就又感悟到孔子言中的意味深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