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 顾梦雪讲苏轼和颜刚讲三国演义续命现象精彩纷呈
刘晓南 李士金 赵文 朱洪敏 汤荣
摘 要: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有学术价值;二、课堂教学改革生态实录,保持学生文字原貌,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历史、学生学习心理等提供真实史料;三、以传承圣贤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等教育之本质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生态圣贤文化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袁编赞扬《儒林外史》“按生活的原貌描绘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写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符合《儒林外史》文本实际吗?《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哪里?难道就是“生活的原貌”?就是“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就是 “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袁编在同一页写道:“全书写了二百七十多人,除士林中各色人物外,还把高人隐士 ……”[2]前文还说“以时间为序,写出了一代二三十个人物的形状”呢!袁编云:“《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吴敬梓能够真实地展示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笑……这瞬间的行为是以他们的全部生命为潜台词的,所以这瞬间的可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作者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行为,把对百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和他们瞬间的行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讽刺具有巨大的文化容量和社会意义。”上文语言造作可不论,联系前文“按生活的原貌描绘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写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显然矛盾百出。袁编云:“《儒林外史》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这是吴敬梓对中国小说史的巨大贡献。”[3]试问“《儒林外史》”如何“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
黄老的新浪博客在“试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二版)”一文中批评袁编云:深沉的忧患意识,使宋代作家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三卷,6页,倒14行)这里说的“很少”,其实乃是“没有”的含蓄说法。书中对汉唐、明清诸朝,均无类似提法,故不存在谁多谁少的比较关系。其实,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文人作家,只有依附、投靠于皇权之下,才有出路。因此,歌功颂德的文学作品,无论汉唐、明清诸朝,都必然存在。而宋代不仅不能例外,反而会更多一些。因为,宋王朝一开始就推行“右文”政策,朝廷提出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宋代作家的忧国意识、爱国意识、谋国意识比其他王朝的作家更加强烈一些,用文学来歌功颂德,也会比其他王朝更多一些。而且,忧患意识与歌颂意识,并不总是相互排斥,有时反而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一当国家忧患被主政者以某种措施所排除,即使只是暂时有所消退,忧患意识就有可能立即转化为歌颂意识。例如:宋金绍兴和议成,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得到暂时的苟安,金人册封高宗为皇帝,并放还其生母韦太后,高宗便下诏命词臣作诗颂之,朝野文士响应者超过千人,并有包括范成大在内的多人获奖。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歌颂秦桧辅助高宗实现“中兴盛业”,成了南宋初期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成了当时文坛的一个主导倾向,甚至连秦桧的生日——即12月25日,照例年复一年地成了歌功颂德的盛大节日,成为每年阿谀谄媚的一个高潮。四方“献投书启者,以皋夔稷契不足比,拟必曰‘元圣’或‘大圣’。”(《三朝北盟会编》220卷)甚至包括某些主战派爱国作家也被这股潮流所裹胁,不得不卷入歌颂队伍之中,例如胡寅就称颂秦桧为“命世大贤,兴邦元佐”(《代张子期上秦大师启》)。著名词人张元干亦在词作《瑶台第一层》中赞美秦桧为“千官师表,万事平章”,并谀之曰:“腊余春色早,兆钓璜,贤佐兴王。对熙旦,正格天同德,全魏分疆。”连秦桧的生日的那天都显得那么吉祥,这种歌颂不仅露骨,而且有点肉麻。其实,北宋也一样,无论新党旧党上台执政,为了加强对异党的排斥,除了讨伐书外,还需要赞美诗。宋徽宗用蔡京为相,立崇宁党人碑,又建大晟府,一些大晟词人都以“歌咏盛德、铺扬宏休”为能事,歌功颂德的词作成为这一时期以大晟词人为代表的词坛主流。袁著说宋代“很少”歌功颂德文学究竟有多少史实作为根据?这一结论是靠考察研究得来的呢,还是仅凭逻辑推理所得出来的?[4]
让寡闻的人博学,让博学的人更博学
转眼间,16周的文学史课就要结束了。一学期下来,收获颇多。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李老师的课堂强调我们自主学习,即学生讲课、老师评讲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有课可讲。这样,一学期下来,让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以我个人来说,来到大学已经三年,上台讲课对我来说依然是个挑战,因为怕自己讲不好,而且不喜欢上台。所以一直以来,我是尽量回避上台讲课的。这学期讲课是按学号来,我轮到的题目是“黄庭坚的诗歌”。其实在此之前,我只知道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我也只记得《寄黄几复》。在完成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我去了两次图书馆,借了五本书,再加上在网上查阅资料,终于做好了自己满意的课件,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讲课。从这次讲课中,我不仅更多的了解了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个课堂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让寡闻的人博学,让博学的人更博学。在讲课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我们班同学的风采。印象最深的是顾梦雪同学讲的苏轼和颜刚同学讲的“《三国演义》中的续命现象”。他们讲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拘泥于传统的讲课方法和观念,而是更多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不得不说,听他们讲课,是一种享受,一种收获。李老师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我们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传统,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论是讲课还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都过分相信书本、依赖书本,缺乏创新,缺乏独特见解,往往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这一学期下来,我意识到的问题。我会一点一点的进步的。“为己之学,为人之学”。这是我听李老师文学史课最大的收获。(刘晓南)
很难达到老师的要求于是纷纷遭遇滑铁卢
早在这学期开课之前,就听闻文学院有位胡子飘飘的高人,据学妹所述,胡子,高领毛衣,西装,外加一个旧的不能再旧的布包是这位老师的官方标配。如今一见,果不其然。自这学期开课以来,已经从冬季到了春季,如今又到了夏季,这位老师配置依然未变,长胡子也依然飘飘扬扬。与我以前的上课模式不同,这学期的文学史课完全是我们自主的课堂,每个人都有讲课的机会更是与之前不同。以前的课堂老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现在的文学史课堂是我们是主角,老师是导演。虽然对于我来说,自从入学以来,上台上课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很多从来没有上台讲过课的同学既是个机会,又是个挑战。同学可以上台锻炼自己的胆量,克服胆小怯场等。对于以后的生活与工作来说是个非常好的磨炼机会,但老师要求很高,既要简洁明了,又要生动形象,而且还不能照本宣科,这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困难。很多同学的课件往往过于繁琐,所以很难达到老师的要求,于是纷纷遭遇滑铁卢,很是灰心丧气。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太赞成老师打断同学个人讲课进度,而强行要求同学改变原有的思路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完成课堂讲述的这种行为,这对于课堂进度和个人演讲者来说都产生不好的影响。同学们辛辛苦苦查资料做出的课件,虽说质量可能差强人意,但毕竟是个人劳动成果,无论优秀与否,都值得被尊重。而打断别人讲课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据我所了解到。很多同学课堂下来之后很气馁,因为自己的辛苦白费。我觉得这已经对同学的信心造成打击,再说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天生就是优秀的讲课者,总是经过一次次的锻炼才不断成熟,不断熟练地掌握课堂不是吗?(赵文)老师经常会引申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但也时常受到同学们的反弹。我印象中老师有一次说“唉!你们现在知识积累太少,等多看看书我们再来讨论”。(汤荣)眼看着一学期的文学史要结束了,这应该是大学里第一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还是挺新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自己。一开始这样上课的时候有点不习惯的,主要是抓不住老师的喜好。老师鼓励大家讲一些自己想讲的、不按照教科书来的、比较生僻的东西,其实也就是老师希望听到的,老实说有点困难。但是一旦达到那个标准,还是觉得内容比较有趣、新颖的,挺愿意多听听这样的课堂。很多时候,听着是不错,也会担心考试,毕竟这些内容和考试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的,考试是面对大部分的人不是谁一个人,有时候内容也不是那么有趣,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对于PPT选材上的优劣之分,不同人就有不同的奖赏,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一样,我觉得有趣的你觉得无聊、我觉得挺新颖的资料你觉得小儿科,所以众口难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好了,会恰当的选材来完成展示。老师在课堂上给予的一些指导也是很有益处的,然后还有很多课外知识也是很有收获的。(朱洪敏)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文化传承者需要具备广博的学识,物理与“天理”[5]的关系说明了天理的太极意义。许多社会生活都可以通过数理分析获得更为精确的认识。物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我们的生活是很密切的。以科学的理性反思中国教育问题,便不难发现,中国教育发展复杂无穷,既不是“济南的冬天”,也无需高尔基“海燕”中的呐喊,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改善。中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6],亦有专家研究应对“战略”。封建社会如此,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时代如此,1949年后如此,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如此,21世纪初期如此,现在是2017年仍然如此,所以家长为子女择地择校的情况非常普遍。之所以择校是因为各地各校的教育资源悬殊很大,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太效应明显。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事实状况。
参考文献: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李建业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299页。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302页。
[4]黄老的新浪博客:试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二版)(2010-02-27 20:08:57)。
[5]李士金著《走向学习自由王国——献给中国青少年一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419页。
[6]李士金著《关于中国基础教育的理论思考》,天津教育出版社,2017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