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同中有异,异中又有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天下万物有异有同,两者孰轻孰重并没有分别,而人类则不然,人类往往很少求异存同,而更多热衷于求同存异。
求同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要求别人与自己的意见统一,不允许有异议,看见别人富有,自己也总想着要富有,忍受不了贫穷,给自己造成了很多困扰。因此我们要容得下异己,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达到最终的目的。
就拿哲学与科学来说,人类总是喜欢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做比较,试图分出谁高谁低,于是出现了两派,一派认为哲学高于科学,另一派则认为科学要高于哲学。其实,在很早以前,哲学与科学本是同为一体你我不分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才渐渐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
哲学追求的是事物的普遍性与统一性,以不同的哲学理论形式表达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和辩证逻辑上的普遍性,哲学的目的是寻找宇宙万物共有的本质,这点与科学是相通的。
科学追求的是物质内在规律的本来面目,人类以科学的手段试图弄清物质存在的基本面,以求得在引力、磁力、弱力与强力四大领域中的统一,这就是理论物理学中有名的大统一理论。人类通过不断的科学探索,最终目的为的是从宇宙中揭取更多的资源,从而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服务。
哲学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工具,科学则是指导人类改造和发展世界的理论工具。哲学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高效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尽管两者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求同存异。
苏格拉底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完全相同的一条河流”,天地万物都遵循这条法则。在宇宙中找不出与地球完全相同的星球,昨天与今天的你也是不同的;地球上有很多动物和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都存在差异。
每个人都有身体,身体有男女之别、体型之别、年龄之别,即使是看上去长得很像的双胞胎也有不同之处。
每个人都有一颗能思的心,人们用它来思考世界、思考人生,因此,不同的人心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在情感体现、思维方式、智慧层次、思想境界等等上都有巨大的差别。
易经中指出,天地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各不相同,而且差异极大。经常会听到一句谚语:“水火不容”,水与火真的不相容吗?那也未必,因为水有温度,温度就是火,没有温度的水是不存在的。人类也是如此,都是由五种元素缘聚而生,比如身体需要温度也需要水分,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不行,身体脱水就会受损,水量过高又会中毒,水与火是共容的。
因此,人生在世,要在异中求同,也要在同中求异,而绝对不能求同排异,也不能求异排同,因为同和异是共生共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