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论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成白话文很简单,花言巧语、巴结伪善的神情,仁德是不会多的。
以前觉得这句话很简单,阿谀奉承、巧言令色的人,都怀着私意,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这种小人能有什么仁德。可是今天我们科室的闲聊,和今天看到的这句话,又让我有点困惑。
L是一个副职领导,别人说他原来仅仅只是游泳馆的一个教练,但是恰逢特别大的官儿爱好游泳,他就抓住机会,特别用心周到的照顾到了领导的需求,后来时机合适就职位上升了。这样的故事特别多,每一个领导能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有的靠才华,有的靠关系,有的靠左右逢源,有的靠巧言令色……要想在机关里谋个好前程,除了练好内功,能够处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才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可是“处关系”就是一种“巧言令色”,之前还有一个年长的领导,我也知道他是好意,他暗示我要和领导多接触,也是因为知道我这性格除了干工作,跟领导汇报工作,其他的肯定也不会多说,但是领导也是需要恭维的,怕是影响我发展。
下午我们聊的就是“要巴结领导吗”,聪哥说,工作就是工作,其他的不需要。我也很认同他的观点,不能因为上一代人他们的官本位思维就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我觉得以后的风气会越来越正派,但是时下是否“巧言令色”处关系很困惑,虽然觉得没必要刻意巴结领导求上升,但是也害怕同龄的人或是比你小的人以后都上升了,而自己还是别人看起来的“碌碌无为”,那么自己还能快乐的做个平庸人吗?
巧言令色,鲜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