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佛曾写过一篇灰蒙蒙的小说(当然,他的小说都不乐观),叫《人都到哪里去了?》,说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主人公称呼一个从美国航天局“出来”的工程师为“修理先生”,修理先生没有老婆,看上了主人公的老婆,他们把珍视的生活都维系在同一个女人身上。有一天,主人公喝了酒,接到修理先生打来的电话,并非出于真正挑理,而只是想“烦烦他”的目的,问修理先生,假如他和妻子离婚了,修理先生能否养活他们(主人公的老婆和其所生的两个孩子)时,修理先生沉默了半晌,最后回答说不,他不能。
虽然小说的主人公是试探,但修理先生却说了句实话。因为修理先生生活也不太能自理,他第一个老婆给了他一枪,打折了他一条腿,第二个老婆偷跑了,而他根本没有正式的工作。
主人公在前文描述修理先生时说“这个婊子养的,我希望你的情况也好点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情敌,不算大度的主人公竟然说了一句类似祝福的话,这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修理先生看起来一无是处,却对自己有着惊人的诚实,他确实无法养活女人和孩子,他说不了大话,他在那个问题上,坦诚了他的虚弱,这点是修理先生虽然失意潦倒,还跟别人的老婆好上却让主人公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同情的地方。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难能可贵。
我们有时连这点都做不到的。比如过年过节,或者婚礼之类熟人见面的场合,我们很难做到去承认自己哪里不好,诚实的去告诉别人自己真正的情况如何。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去吹嘘自己根本没有达到的成就,给自己的薪水注水,给自己的存款注水,给自己的工作注水,把自己描绘的无往不胜功成名就的样子,好去换一点别人过后就忘却的赞同和眼红。这些蒙骗陌生的朋友倒还可行,对熟人却不大行得通了——都已经相熟多年,自己是什么样人家还没底吗;人也已经有点阅历,自己是什么样自己心里不清楚吗?当然不排除一朝飞天忽然发迹的,但那时还有什么去证明和炫耀的必要和意义吗?
人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别人妒忌,这是衡量成功的标准。丢掉“本心”换得“他心”,以为正在和人群打成一片,其实后来慢慢发现疲惫和更胜往常的孤独。这些都源于人本质上的脆弱、虚荣和做作,对自己不够诚实,这当然也造就了对别人的虚伪,不敢面对真正的自我,最后丢掉自我而又难再找回。
也许只有对待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人,才能够诚实坦率;任何时候都不欺骗自己,有所坚持有所作为,或许就能得到真正的平静、快乐和爱。
我们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