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江苏
  • 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学习军事理论的意义 /个人观点 1.军事理论使我们认知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肩上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不可推卸的振兴中华的使命。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

  • 120
    立秋|人间朝暮,叶落惊秋

    图|空谷寻芳 © 今日立秋。 汉字“立”, 如一个“人”站在“一”上面。 人三十而立, 是脚下有一枝可栖; 而立秋, 是人站在一片秋叶之上, 感知秋天的到来, 一叶知秋。 图...

  • 120
    一场关于爱的自我探寻——The half of it(真心半解)

    “不是每个爱情故事都很浪漫,爱,不是找寻你完美的另一半,而是去尝试、达成和失败。” 这是一个有关LGBTQ群体的故事。在预告片出来后我就开始翘首以盼了。看完电影后伍思薇导演果...

  •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举例自然深刻,二月的天气,仍是寒风凛冽,但您的文字,却让我如沐春风,置身于三月暖阳之下。
    “美”在生活中常被提及,但却苦于无法系统而全面深刻的认识美、感知美。如您所言,“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因为有您有《谈美》给我们指出一条简洁,不绕弯的道路,让我们走,想上前去不至于彷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彷徨在牛角尖里。
    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便是“距离产生美”了。生长在峨眉果然如您所说的,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实在不过如此,有时甚至惊异于旅人的感叹。习见的环境往往都被我们用实用的态度去对待,好比一叶障目,美感便被我们抛之脑后了。时间越长,对美的感知越淡。我们内心往往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之感,充满向往,因为陌生,所以便插上想象的翅膀,加上距离的加工,便在内心艺术化,见出事物的美。于是乎,东方人向往西方,西方人向往东方;平原地区的人们感叹于山峰的高拔,山林地区的人们憧憬平原的广袤辽阔;沿海地区的人们惊讶于沙漠的苍凉雄浑,沙漠地区的人们向往海洋的波澜壮阔。诗仙李白刚出蜀时,不就被平原的开阔之景震撼,方挥笔写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其次便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辨析。我们对于自然美并不陌生,殊不知我们在生活中所理解的“自然美”从美学观点来看却大不相同。自然界中只有常态与变态的分别,所谓自然美,不过是指事物的常态,自然丑则相反。写实主义则认为人工不敌自然,我们思考人工是否不敌自然?当然不是。自然本身就无美丑,何来标准去比较呢?因此,有时“自然美”中的“美”已经被赋予另外一种意义,便是“艺术美”。人工必然是已经经过艺术加工的,如此一来,二者便有比较的前提,“巧夺天工”一词说的不正是人工胜过自然吗?4万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文学史上的卡西莫多便是其中经典一例。他容貌畸形,行为诡异,如单从常态变态来看,他一定是属于众人厌恶的自然丑,但是通过作者雨果的刻意塑造,他的忠诚善良,知恩图报,以及他对爱斯梅拉达无私的、温柔的爱,却让他成为艺术美中一个典范。也更能证明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回事,艺术的美不是从刻意模仿自然得来的。就像勃洛克所说的“诗人从混沌中创造了和谐。”,美也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您曾说“科学的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需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而美却是人所异于其他动物的更高尚的企求,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如果说,科学而冰冷的实证主义现实认知好比沿着无尽阶梯上升,那么艺术认知好比无边的星球体系,各星球之间可能互补,也可能冲突,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可能替代彼此相反,它们彼此丰富,相濡以沫,形成一个特别的,包罗万象的星系,向着无限发展,点亮我们的星空。
    在如今这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奔波,或是埋头苦思奋笔疾书,或是为柴米油盐生计所困,但正如您所说“美食事物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我也不会忘了“慢慢走,欣赏啊。”,更不会忘记“珍重这几点星光,并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希望远在天国的您能听见我在信中对您的倾诉。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汪家鑫
    2019.2.15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

    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

  • 朱老:
    能有给您写这样一封书信的机缘,悉因拜读您的大作《谈美》。虽然您已不在这世间,可正如您所说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您洒下的几点清辉让我在这里禁不住要向您回这封信。
    最爱的莫过于您的那句“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一棵古松,在不同身份的人看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同一处风景,在本地人和异乡人看来也有迥异的意趣。这本带有强烈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却让我受益匪浅。在认知世间万物的同时,我们往往杂有个人的欲念和评判,导致事物在我们眼中丧失了本来的美感。但是美学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世界纷纷扰扰,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尤其是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人生的道路刚刚起步,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你以一种美学的态度来观察世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自己的生活,你会恍然发现,原来自己身边还有如此多的美好事物,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值得羡慕。身在其中,眼前总会遮一道“为其所困”的尘雾,阻碍着发现美的视线。也就无怪乎人们总是一边憧憬未来,一边流连过往了。而只有从实用世界中跳出,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才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还想浅谈谈您所提到的“移情”。我爱旅游,也爱听歌,其实想一想,'这其中的快乐不就是源于移情吗?我曾因泰山的雄伟而胸中激荡,也曾因塔克拉玛干的浩瀚而自叹渺小。我曾因一首摇滚而充满力量,也曾因一首老歌而热泪盈眶。正是太多太多的经历融进了太多太多的景物叶和音符,才会在刹那之间有感而发。移情于物,方有一见如故的山水,移情于音,方有百听不厌的歌曲,移情于文,方有千古流传的诗篇。正因移情,万物才着上了我之色彩,变得有声有色。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没说道我真正想对您说的话。您说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从这点看来,我还不至于是个庸俗的人,每每这样想我还挺高兴。因为我对待每件事,也是认真尽全力地付出,当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所得大大少于付出之时,也能从容面对,只要自己的行为无愧于心就好。比如一次学业考试,一段难得的友谊,一场用心的恋爱,当他们统统消失无法挽留之时,还应该豁达而出。您说不是吗?因为无论失去的是什么,我们都还有艺术地去享受人生的权力!人生毕竟是很丰富的,要懂得艺术地去生存、体验、感悟,但同时,人生也是只有一次,年华老去,失而不复返的。执念太深的人往往放不下,但人生本就是祸福相依、喜怒相伴的不是吗?
    我当然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不是凭空,却是根据经验来说,自己遇到假、恶、丑的事情便会激愤,自己做点亏心事也会暗暗自责、内疚。本想逃避开去,不理那些污浊的事,可忽然生出一些社会责任感来,想以己之薄力,用“爱”去感化动摇人心,只希望物欲越发达的世界,人心也越接近真善美。您说好不好?
    秉承您的希望,我也想“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虽然您收不到这封信,但您在天国也会感应到吧,我看到您转过身来对我微笑,说:“慢慢走,欣赏啊!”身后是一片清亮的星光。
    您的读者:史颜恺
    2019.2.14

  • 给朱老先生的回信
    尊敬的朱老先生:
    您好!
    我拜读了您的大作《谈美》,想就《谈美》和您谈谈我对美学方面粗浅的认识和对某些问题的理解。
    一、人要有出世的精神的理解
    您在开场话中写道“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人心太坏指的应该就是不但没有跳出现世这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反而一个劲的往里钻。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于是各种罪恶由此扎根发芽。为了社会的安定,在做入世的事业之前,“怡情养性”,培养出世的精神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艺术的欣赏与创造独立于现世,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无所为而为。不是为了追官求禄而研究政治,而是将自己的事业看作一件艺术品,以不计较得失的心态全身心的专注到事业上去。
    二、美和现世的距离的理解
    为了欣赏美,需要脱离利害关系,因为利害相关的事物存在使人无法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可能性。那么,对自己已熟知的事物难免心里对它有了实用的或是科学的态度,包含了思考与联想,难以做到将事物孤立绝缘起来,也就没有办法产生单一的意象从而产生美的感受。因此,看柳和柳的倒影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柳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很容易联想到实用价值的事物。相反,柳在水中的倒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和现世的利害网毫不沾边,于是就产生了距离,可以使人全神贯注在它的线条颜色上面,从而产生美的感受。这种距离就是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距离。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欣赏孤立绝缘的意象才能获得这个事物的美的感受的大前提上。
    三、审美和阅读写作中的移情的理解
    在将意象孤立绝缘起来并且全神贯注地欣赏时,实际上就是一种物我同一的状态。这棵古松之所以有着清风亮节,是因为我若隐若无地产生了“清风亮节所常伴着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古松身上。反过来古松身上的这种性格也影响我,就好像我是先前的古松一样。物我同一依我看就体现在这里。
    在阅读当中,特别是小说当中的环境描写,在看过前文之后尤其容易产生移情,自然而然的将某种情感融入到环境之中。阅读这段描写的情感体验也会丰富得多。在诗歌的写作当中,某个意象的选择也和作者对这个意象的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美感与快感的理解
    美感和快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体验。他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着实用性。例如穿衣吃饭等产生的满足感多半都是快感,因为它和身体需求密切相关,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相反,欣赏一幅书画或是一本书籍并不能填饱肚子或是保持温暖,没那么强的实用性,产生的满足感就多半是美感了。我们所期望的是美的感受,而不是快感,然而美的感受往往更不易得到,更需要静下心来。因此,追求美感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人心智的一种磨炼。
    四、丰子恺先生的赤子之心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丰子恺先生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散发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他的作品在早期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展现了他作为“大人的一面”,后期则主要是儿童题材,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他自己的稚子之心。在经历了多年的现实中丰子恺先生仍保有孩子般专注的玩味事物的能力,又用千锤百炼的艺术手法将自己感受到的美传达出来,成为了一代大家。他的赤子之心,换句话说也就是他的那种欣赏事物提炼意象的能力——能够和小孩一样一心一意地欣赏,将自己暂时地置于长久所处的利害关系之外。能够从利害的泥淖中挣脱出来,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绝非易事,或许这就是丰子恺先生和一般人之间那层光亮的迷雾吧。
    五、人生的艺术化
    说到人生的艺术化,首先要表达的应该是艺术的人生和不艺术的人生这两个概念。我想,不艺术的人生应该和利害分不开。一个人整天只和蝇头小利,市井琐事作伴而没空欣赏花盆里新生的幼芽。这样的人的人生对我来说就是不艺术的,没有情趣的。那么,可以赏花的时候愿意赏花,可以赏月的时候愿意赏月,这样一类的人生对我来说
    就是艺术的,但它仍然免不了柴米油盐的烦恼,毕竟人不是仙。所以,人生的艺术化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以达到心对美的需求为目的的行为。人想要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就应该让心靠近美。为达到这一点,审美能力必不可少。审美能力的养成则取决于后天和先天。因此,我们应该在后天的艺术熏陶和不断欣赏上下功夫。这样一来,人生当中就有了亮色的部分,才不会变成不会欣赏的“俗人”。
    我不会忘记您的嘱托“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何柯洁
    2019年2月14日

  • 美感时自来
    ——给朱老的一封信 尊敬的朱老:
    您好!我近日拜读了您的《谈美》一书,其内容通俗易懂,如饮清茗一盏,书中提出“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对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欣赏和创造、艺术与人生等关系做了明确定义和论证,充分体现了您作为一位美学家的高深造诣,通晓中西,学贯古今!在此,我想对书中的一些内容结合当今生活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一.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
    您在书中说到,“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所以,美与实际人生有一定距离;而这个距离必须是适当的,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种距离感王维描绘得十分到位,他在《终南山》中写到“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往回望都是一片白云青霭围绕,唯独自己所在之处无白云,若是前进几步,亦是同样的景象。我想,从美学观点讲,距离自己太近的地方,往往不能放下一切心思专注地去欣赏,但远处的景色却勾起人聚精凝神的欣赏,这样,美感也就产生了。对于我们来说,不顾一切捕捉蝴蝶,蝴蝶飞向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了肩上;莫用功名利禄去衡量身边所有的事物,将其放得远一点,以欣赏的态度观之,未尝不是积极的美学态度。
    二.科学的活动也还是艺术的活动
    许多人认为科学和艺术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其实不然。您说过,每个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无论它是不是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所以科学的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这样真、善、美变成了三位一体了。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陈更是清华大学理工科博士,亚军孙晓婧是中国科学院理工科博士,她们不仅是将自己所研究的科学项目作为一种艺术,更在更广阔的世界寻找艺术,于是她们爱上诗词。她们的例子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有的只是看事物的态度,当实用转化为欣赏,科学也就是艺术,当欣赏转化为实用,艺术即成科学。这也告诉我们,事物的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取决于事物本身,但更多地取决于主观的态度。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和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三.天才与灵感 美学的作用
    遗传和环境对天分有一定影响,但还是人的努力起主要作用。灵感是突如其来、不由自主而又突出其去的,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但它应有知识作为基础,还有日常中意象的蕴蓄与积累。“功夫在诗外”即是如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到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
    这也便是我们学习美学的原因之一了,它让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在酝酿。但美学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拓宽自身的胸襟,培养豁达之情操,用美的态度去触摸和体察世界,从而净化我们的人生。此外,美学也具有广大的社会意义:“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谈美》一书是朱老您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中国广大青年所作,我在您的书中受益匪浅,深表感谢,也希望当时您以书济世的愿望得以实现!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郑一
    2019年2月15日

  • 给朱老的一封信
    朱光潜老先生:
    您好!
    《寻梦环游记》中说:“一个人的死亡,其实有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时候,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下葬的时候,人们参加死者的葬礼,怀念死者的一生,在社会中的死亡,因为社会上不会再有死者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死者的人,把死者忘记的时候,那时候才叫真正的死亡。”
    基于此,先生,我相信您还活着。所以,请允许我完成这封寄给您的信。
    您作为一位美学家,一位在烽火硝烟中点亮安谧祥和的烛光的伟大的教育家,您将“美”这个最玄妙的简单理念化作了星星之火,又使得它以燎原之势代代相传,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您。一个人,精神上要丰富一定是要会欣赏美的。而您,在那个人心惶惶的时代里思考美的真谛,将最朴素而最真实的智慧以文字诉诸于我们,让平凡的每个人都清晰地去欣赏美、创造美,这无疑是具有开创性而令人敬仰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感受美的权利和能力,简单或华丽,只要在主观上达到了物我交感就产生了美。这样“不可言传、难以言喻”的概念就被您简洁地描述出来了。
    如您所言,没有一位艺术家可以做到所有人都欣赏,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在他或她外射的意境中去寻找共鸣的频率,去用美感经验感受美,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对不对?
    最起码,把人生艺术化。诚哉斯言——慢慢走,欣赏啊。
    婴儿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乌溜溜、像是会说话的大眼睛,稚嫩的小手颤颤地握住父母的手指;含苞的骨朵儿悄无声息地绽放,破茧的蝶舒展开了翅膀,一滴露珠划过叶脉、落下、脆声化作晶莹的水莲花;川流不息、灯火通明的城市,荒芜的废墟,钢筋水泥的建筑基地,甚至,只是落笔时勾勒的圆。
    静下来,慢下来,一切美得不可思议。
    沧海成尘,所有的金戈铁马、盛世繁华终化黄土,只有美,雅俗共赏,历久弥新。就如醉人的酒,越久越醇。因为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啊,因为最后所有的所有,都化作别人眼中的美了啊。这是最基础的伟大,最广泛的奇迹。
    感谢您为我们洗净了一双欣赏美的眼睛,去发现一颗颗赤子之心。
    最佩服莫过于您的“三此主义”了——三此主义的内容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您不尚空谈,着眼当代,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做学问,水平有高低,成就有大小,然而,除去大小、高低,三此主义是做学问唯一可靠的途径。三此主义,是行动是至上者,没有行动至上就不配是一个知识分子,就不配称为民族和时代的良心。
    我又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话:“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
    关于如何做学问,古今中外,多数人皆以为,做学问皆不可能停在口头上。而这正是我最应该向您学习的地方了。
    我认为,不仅是您所谈为美,所为为美,您本身就是美。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想您致敬。
    您的读者

  • 塔可夫斯基曾说,导演工作的本质可以将它定义为雕刻时光如同一位雕刻家面对一块大理石,心中成品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一片一片凿除不属于他的部分,电影创作者也是如此。
    有人评价《雕刻时光》一书:与其说是塔克可夫斯基在讲自己的电影观,自己怎么拍电影?倒不如说是再教大家怎么看电影,用声音,画面,光影的方法讨论去欣赏大银幕上流淌的诗意。奈何废材的我在京他教授之后仍是一个青铜,因此不敢在这里谈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之前几次提笔想写下自己对于其中专业手法的分析与论证,但写到一半都否定了自己的观点,就此作罢。拖拉到现在,只能分享自己对塔可夫斯基导演的看法。
    《雕刻时光》是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著作,对于我来说,阅读此书时是一种矛盾的心情――平和而又焦躁。为何?塔可夫斯基的笔触祥和而朴实,他的作品有一种让人逐字逐句读下去的魔力,仿佛就是她本人在你的面前平静的叙述,为你娓娓道来。我们可以看到那贴近内心的文字是如何呈现一位电影大师对于电影内心的悸动。但初次接触此类书籍的我 面对书中大量的作品,电影艺术家以及拍摄手法应接不暇,例如刚开始不久出现的场面调度。我对这个概念完全是陌生 一年读两遍也全然不能体会,只能去查找资料,加深体会。有时反复几次,但见效不大,心中便会有焦躁之感,所以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可以说是爱与恨交织,快乐与痛苦并存。
    对艺术的痴迷,渴求理想
    根据查找的资料 ,塔可夫斯基生平非一帆风顺彼时苏联尚未解体,大冶处于冷战时期,政治环境复杂,作者在书中也谈到自己的创作是如何被观众抨击,也曾写道自己的创作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其所受的政治压迫与打击可见一斑,他存花费很长时间来筹备一部电影,包括选材剧本修改,筹备开拍工作,确定演员人选,资金投入等。他也曾入马克思一样流亡国外,创作更加艰难。但所幸也和马克思一样,困难并未阻碍他前进的脚步,相反这也为它增添了动力,甚至流亡在异国他乡他对于艺术,对于创作有了更独到更深刻的见解。在他五十四年可以称得上是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了七部长片和两部短片,却部部经典,也将它的身影永镌刻在光影史上。他同样也热衷于观众交流,并对观众来信抱有极大的关注与兴趣。在本书开端,有人对《镜子》提出质疑于诘难,批判这部电影完全不知所云,无法打动观众,还有人在信中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面对这些,他也会感到沮丧。但另一类观众的信件又让她欢心鼓舞,重燃他的一线希望。他也开始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
    “创作不可能用,像普罗克汝斯的床那样形式化,今年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因此 “沿着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去追随,最终建立关于生命意义的最完整认知”就成了他毕生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五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个理想,被抛弃一切,只为生存的年代,他对理想的坚守是如此的珍贵。他始终抱着最高的热忱,以及最真的真诚去进行创作,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以及她想对世界的倾诉进行创作,表达思想,这是他对电影的理想,对艺术的痴迷。
    艺术家的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艺术是没有义务让别人看懂的,但艺术家却有义务让人看懂他的作品。接着需要知道什么人才能被称为艺术家。当今时代似乎很奇怪,但凡能用电脑打字的人都被称作为作者,商业化的电影在电影市场中已独占鳌头,也有很多人坦然自己是因为穷,才会写作,才会拍摄。相比之下,那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见解的人就弥足珍贵,在书中,塔可夫斯基提出了如下疑问“为什么有人把艺术当消遣?有人在艺术中寻找理性的对话,为什么有人只喜欢看表面上虚张声势?士粗俗没有品位,毫无内涵的作品,而有的人却能有最敏锐的真正的美学体验,大多数人的美感,甚至道德感的缺失,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是谁的罪,有没有可能用艺术去唤醒他们?帮助他们体验崇高美好,高贵的精神活动?”是了 ,面对如今很多人只知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的现状,以娱乐为主的电影市场。曲高和寡已成为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不是降低“曲”的高度,而是改善“寡”的现状。观众通过他者的体验产生的代入的渴望,以弥补其本人所失去和错过的,这一过程好比追忆似水年华,至于观众新获得的经验有多么人性化,就得看电影创作者了,这就是艺术家的责任。
    总觉得塔克夫斯基有一点愤青的特质,他怼过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而且还不止一次要知道爱森斯坦是他老师的老师,也怼过以剪辑为电影中心的看法。他也有一点愤世嫉俗,甚至偏执,但很少有艺术家不偏执。他也曾写道,一旦走上创作之路,你就被自己艺术命运的锁桎梏,但它可贵之处便在于,即使身带锁链,也能翩然起舞。

    汪家鑫

    寒假读整本书纲要

    亲爱的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按照书目构建了高二班级书库,48班有约78本,49班因为竞赛停课书本少了点,但也人手有好书在手。建议每天读书读报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开卷有益,读书养...

  • 寒假读整本书纲要

    亲爱的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按照书目构建了高二班级书库,48班有约78本,49班因为竞赛停课书本少了点,但也人手有好书在手。建议每天读书读报时间不少于40分钟。 开卷有益,读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