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内蒙古自治区
  • 去瞻仰旗帜的列伍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在迷糊的、头重脚轻的7月31日,在月亮还来不及睁眼的时候,我就被匆忙地叫醒。我四处环顾,避免落下些必要的东西:但我其实昨晚就以防万一把身份证塞进手机壳...

  • 推荐新人作品。
    说话极具公式感的不赖的先生浑身都演示出一篇高考作文的范本,就好比这部行云流水、标点规范的正文,没有任何越轨的瑕疵。
    可问题是不赖的先生不止是“一个人”,他还是部长、是制度,是试分审业的首创人,也是公众眼里带领国家走向优质人才新纪元的领头人。那些头头是道的分析道理,林林总总为你好、为国好的计分标准出发点是为了学生能里外兼具,德学皆备,最后这些毫无恶意的规则却让想成为小说家的小不赖的,将小说写成了遗书,荒谬的是父亲不赖的先生给孩子的最后一次满分也是这封声情并茂的“作文”,孩子活成了应试机,到死都脱离不了成绩的规则。
    在这个分数等同于灵魂的世界中,高分者才能代表活着,优秀成了被看作人的资格;于是阳光普照下的孩子各个成绩鲜亮,却无一人能真正发光。
    当然,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带来财富,财富受人仰望,可想要的和该学的一定要存在分明的界线吗?当梦想不再存在,当理想必须实现,各种学分和考核只不过让孩子们提早成为没有情绪的高阶人工智能,带着模拟出的优秀,从学校大门被投放到社会各个角落,为了更完美地让荒谬的世界永恒运转着。
    直到《追忆似水年华》被焚烧殆尽,直到《槌子键琴奏鸣曲》成为生活里唯一音乐背景,巨大的智能记忆体终于实现了,那封信的创作者或许会感到幸运,自己早已不是这片光明前途之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