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山东
  • 今天读了王维审老师的《一斤米的价值》后,书中的话语让我感同身受。在抛开成绩以后,我们无论看哪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都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欣喜与愉悦的天使。然而一旦与学习、与考评挂钩,不自觉间学生就被我们分成了三六九等,老师的微笑、说话语气也变得因人而异。其实米饭还是那碗米饭,学生还是那名学生,只是因为我们心中充盈着各种杂念,才让我们过多地戴上了有色眼镜,才有了学生的三六九等之分。
    同样一斤米,放在米店,值一元钱;做成米饭,值三元钱;做成粽子,值五元钱;做成米饼,值十元钱;酿成美酒,值几十元钱……同样一斤米,因为付出的精力和经营的措施不同,价格就有了十几倍、几十倍的区别。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精力去对待那些急需帮助的学生,或许他们的潜力也能被发掘,他们也会回报我们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惊喜。所以,莫要轻易给学生贴标签、下结论,因为每位学生都是含金量丰富的黄金矿藏。

    20180425共读第十二周第三天

    天气回暖了, 天气回暖了, 春天不是读书天吗? 昨天只交了六份作业? 妇联的活动一个人也没参加! 今天继续吆喝, 第二项活动: 声临其境 美文共赏:挑选最喜爱的图书美文节选部...

  • 再加10%,从平凡到卓越
    今日王维审老师的“再微小的东西,只要是坚持做得比别人多一点、好一点,你就可以取得成功”这句话直击我心。适逢初四学生正在做阅读题,每天做题、讲题让不少同学心生倦意,但我却发现原本成绩平平的小昊同学,最近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鹤立鸡群。细致观察之后,原来每次做完题后,他都会把错题整理在笔记本上,课前别人还在休息时,他总在翻看笔记本。原来好成绩永远会垂青努力的人,付出一点点努力,长久坚持后,就会让自己从平凡走向卓越。上学期,班上的大部分同学写作能力相当,有时想找篇范文都不容易,然而下半学期学生的作文水平泾渭分明,这也是源于部分学生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日积月累中提升。但愿我也能像学生一样,不断在行走中坚持,成就新的自己。

    20180424共读第十二周第二天

    世界读书日来了, 读书活动也多了, 市妇联的“悦读悦成长”微信展示活动开始了。 今天让我们进行第一项: 好书推荐 你我共读:挑选一部最喜欢的书作为推荐书籍,配上所推荐书籍的封...

  • 让自信多飞一会儿
    我飞快地翻看试卷,只为找到小谭的语文成绩。已经是下学期的月考了,上学期的几次考试,他都与及格擦肩而过,这次他还会不及格吗?
    73分!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对于别的同学来说,这分数不值一提,但我却深知这73分背后,隐含着多少坚持与艰辛!
    “小谭,你的语文成绩终于及格了!”我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前脚刚跨进教室大门,后脚就对他进行了表扬。“是吗?哦!”他抬起了头,但语调极为平淡。这与我的预期相差甚远,没有握拳,没有兴奋,甚至没有高兴的表情。虽然有些诧异,但我还是挑选了一道有难度的题送给他。“小谭,你来讲讲这道题。”一番支支吾吾过后,他还是没能讲明白,坐下之后,他的头低了下来,直到下课铃响起。
    我百思不得其解地向办公室走去,两位老师的交谈内容飘到了我的耳朵里:“我们都四十多岁了,穿一件漂亮衣服尚且渴望被别人表扬,更何况是孩子呢!他们更渴望被表扬。”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是这个原因啊!第二天我一上课就当众表扬了小谭,并且挑选了中等难度的题让他讲解,果然行云流水之后,一个挺直了腰板儿的小谭出现在我的面前。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吝啬自己的表扬,甚至冠以“严格要求”“为你好”的名义,让学生做难题、讲难题,经常打压学生的自信心,但换来的往往是学生被动地、疲惫地学习,我们失落又失望的叹息。既然这样,不妨就换一种方式吧,试着去表扬学生,激发他们内心的涟漪,让他们的自信多飞一会儿,或许柳暗花明就在前方不远处。

    20180419共读第十一周第四天

    这句话告诉我们, 不要当知识的搬运工, 无论是课本知识、教参分析还是教育著作, 甚至包括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 但是只有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才会形成优异的思维模式。 正所谓:学而...

  • 推门走进办公室,它端端正正地坐在我的书桌中央。误以为是心心念念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阵欣喜涌上心头。然而当书名上的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时,心中不安分的小兔顿时消停了不少。午后,看不到室外温暖的阳光,也没有香茗作伴,但书中的文字却引领我去了远方。“开车需要有车感,打球需要有球感,玩音乐需要有乐感,同样,研究教育需要有教育感。”“哪里有天赋异禀,我常常失眠,每每为思考一个问题而茶饭不思。这么些年磨下来,才把教育感的镜子磨亮了。”仅仅看了书中的序,我就如同天空中的风筝被系上了线一般被它吸引。在王维审老师的自序中,我看到了他跌跌撞撞地寻找,看到了他对教育真谛的探寻,看到了他对学生对自我对教育的救赎,我更相信,跟随他的文字,我会看到不一样的教育。此时,我已舍不得放下它,因为我喜欢有故事有思想的它。

    20180329共读第八周第四天

    来吧,来吧, 愿意前行的, 我们一起出发! 等吧,等吧, 还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的, 继续呆在你们的“舒适圈”! 春光明媚, 路上风景正好, 别怪我们没约你哦。

  • 操场上的体育训练进行地如火如荼,学生不断练习各项技能。寒和许多女同学在练实心球,她每次的成绩只过及格线。班主任老师一遍遍纠正动作,可每次寒一出手,球就不由自主地栽下头。“寒,试着让球在你额头上方的位置出手!”几次练习过后,实心球画着完美的曲线直奔满分线。寒欢呼雀跃,其他同学也投来羡慕的目光。其实,做任何事只要你肯思考,找对了方向,能力提升就指日可待。正如书中所说:“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惟有找到努力方向,并为之奋斗努力,才会开创圣境,才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20180328共读第八周第三天

    简书每日评论的数量起起落落, 心情也在激荡、低落、平稳中,起起伏伏。 生拉硬拽、鞭策激励固然迅速起效, 但忘了吗,自然跟随才是我们的初心, 罢了,罢了, 与其费心费力监督提醒...

  • 是学生的独立阅读重要还是教师的方法指导重要,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语文课上,有的同学兢兢业业,老师强调的内容一定会强记于心,但最终的成绩却总差强人意。还有的学生上课只手持一本作文选,不听讲不背书,考试成绩却优于前者。究其原因,其中有先天智力上的差异,也必有学习能力使然。手持一卷书的人,上课极少抬头看钟表,而听讲的同学则不厌其烦地盯着分针,等待那悦耳的下课铃声。王晓春老师说:“考试会促使人假读书,应试教育对阅读有反面作用。”确实,对于有些名著大部头,我也曾寻求过捷径,用上网查找主要内容的形式快速浏览文章内容,但现在所记内容早已淡忘。所以,放下吧,放下心中对学生的担心,放下口中肝肠气断地讲解,放下头脑中至高无上的讲解权,或许,疏而不堵,便会下自成蹊。

    20180327共读第八周第二天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看到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有共鸣,这是文化人的自我安慰吧。 人确实永远不可能完美, 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也是好事儿, 但在自己的专业上始终存...

  • 优质课评比时,你永远无法预知会有哪些突发情况降临在自己身上,关键时刻考验着老师临场应变能力。今天马驫老师讲述了自己经历的全国语文优质课评比时的突发情况。《荷花淀》是马老师要给高一学生讲授的一篇文章,但比赛时由于组委会的疏忽,竟然把初一学生带到了比赛现场。临时再调换学生是来不及了,马老师只好带着初一学生品读高中课文。正是他的细致研读教材,选取独特的授课角度,带领学生在字里行间品味语言的魅力,让他成功夺得了一等奖的第一名。课堂上学生的想法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如若想像马老师一样临危不乱,那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地研读课文为基础,这样才能收放自如,坦然自若地面对学生不一样的思维、不一样的想法。

    20180324共读第七周第六天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 毅是班上最让我头疼的学生,任凭你软硬兼施,他依然我行我素——上课睡觉。学习仿佛与他无关,班级荣誉他更是置之不理。屡次劝说无效后,我的大脑细胞告诉我,放弃他吧,任何的说教对他都是无用的,事实上我也逐渐这样做了。
    周四的体育训练课上,我看到了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站在跑道外边的毅,看着他豆芽菜一样的身板,不禁哑然失笑,他又到操场上当观众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男生站到了跑道上,随着一声令下,同学们似离弦的箭飞奔出去,当他们一个个冲过终点线时,我和女生为他们鼓掌喝彩。帆第一名,山第二,华第三,毅第四……我用诧异的目光重新审视他——一米八的大个子,像棵电线杆子似的,校服仿佛能装得下两个骨瘦如柴的他。别的同学跑完后,你靠着我我扶着你,显得都很兴奋,惟有他掐着腰独自走到跑道外面,仿佛那里才是他的立足之地。“毅,第四名!真了不起!”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注视到了他的身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今早在楼梯上遇到了他,“老师,这是我们班的语文作业。”天哪,这是长久以来他第一次与我主动说话!“总共还有七个人没有交作业。”原来他是这样一个有礼貌又认真负责的学生!而我竟然把他边缘化,漠视他的存在,任由他自暴自弃……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含金矿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开发,去等待,从而让他们绽放夺目的光芒。

    20180323共读第七周第五天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 以前我们都喜欢从所读的书当中找一小段文章,写下自己的感受。 对所谓的教育叙事,要么提交经验交流稿,要么就羞于动笔。 但从这几天开始,我们的老师越来越愿意...

  • 操场上,初四的同学在进行体育锻炼。班主任老师对我说:“我们班的男生都是护花使者,跑步经常落在女同学身后。”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为什么跑步这么慢哪?我觉得你的身体素质挺好的。”我问其中一位男生。“跑步太累了,我不愿意跑!”哦,原来有的学生并非不能跑,而是不愿意卖力跑。而一个班级没有领头雁,缺少竞争,平常练习强度不够,势必会影响最后的中考体育成绩。几个老师一商量,我们决定分工合作,有的当红脸,有的做白脸。我走到男生近前“班主任老师对你们太仁慈了,就让你们跑一圈,咱们的训练强度不够,你是不会有耐力的。来,同学们上跑道,先来五圈!”男生一听这话,顿时炸开了锅。“老师,少跑点,咱们跑一圈吧!”果然不出所料,有人会讨价还价。“那要不咱少跑点?”男生立马点头“好,那咱跑十圈!”话音一落,男生松懈的神经立马又紧张起来,“老师,不带你这样的,你要累死我们啊!”“你们跑一圈也不好好跑,跑十圈也不好好跑,现在我得不到你们跑步的质量,那就从数量上提升吧!”“我们好好跑,就一圈啊!”我看向其他同学,他们小鸡啄米似的纷纷点头。“好,那我们上跑道!”口令下达后,男生似离弦的箭离开了起点。“来,同学们,我们一起给我们班的男生加加油!”有了女同学的欢呼呐喊,临近终点的男生更是卯足了劲冲刺。“53秒,55秒,58秒”,“1分12秒”我们班的小胖同学冲过了终点。“你们班的男生怎么这么能跑,就像土匪一样!”临班老师走过来说。学生虽然气喘吁吁,但我想他们应该尝到了拼搏后的喜悦,此时此刻,他们是最帅气的人!
    每年体育训练都是师生最累的时候,但也正是因为我们共同经历过,共同打拼过,互相鼓励,互相扶持,这段时间也是最让我们怀念的日子。岁月静好,愿我们继续一路同行!

    20180322共读第七周第四天

    今天走个冷酷路线! 到本周末,我们的读书写作团队已经坚持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共读时光。 这期间有人一天不落,永远在坚持。 这期间也有人一天不落,永远在旁观, 亦或者,观都没有,只...

  • 女儿从实践基地回来,就一直在念叨她的“丰功伟绩”。我们宿舍就我会套被套,其他人都不会;我们班大部分人都不会擀饺子皮,会包饺子的人寥寥无几;我们宿舍的人都不打扫卫生,我只好自己收拾;我每天还要去打水……听了她的故事,我由衷感到高兴,看来家务承包活动真的能让她在社会生活中受益。王晓春老师说:“家长和老师不要恋权。”我们现在有些家长就怕学生干活会累着,所以经常大权在握,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岂不知这种行为不但学生适应不了群体生活,还容易滋生学生的惰性。若干年后,当你再想放权之后,恐怕孩子已经不听你支配。学会放手放权,锻炼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是当务之急,是势在必行,是大势所趋。

    20180321共读第七周第三天

    这个周优质课评选如火如荼, 不少老师焦头烂额。 但是很奇怪, 有第二天需要讲优质课的老师,今天仍然会提交读书收获, 是他们对优质课评选不在意吗? 其实,以我的体验,几件事同时...

  • 今天出去吃饭,回来路上,儿子突然说:妈,你学佛吧。我开车没回过味,刚想问去哪里学,儿子叹了口气说:还是别学了,让佛清静清静吧……。我在儿子心目中已经无可救药到佛都不能超度我了。 “妈,我将来有儿子了,不能让你看管”,“为什么?”“我可不能让我儿子过我现在的生活……”,他还是我儿子的时候已经剥夺了我看孙子的权利了。 我和儿子现在就是这样,谁也不甘示弱,而且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我不满他学习上不能尽本尽力,他嫌我要求过高。 突然很怀念以前,那个小孩上小学的时候,中午总是排着队,垫着脚尖去食堂领饭回来,摆好,端端正正的坐着等我下课回来一起吃饭。 还记得那年的一个下午,儿子去学钢琴,到6点还没回来,我在楼上向窗外看了好几回,也不见踪影,我又急又气又担心,6点半我又下楼到路口等……终于,老远看见儿子骑着自行车,屁股一上一下地回来了,还哼着小曲,我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刚要河东狮吼,突然看见,儿子背后的书包里插了一支鲜红鲜红的康乃馨,这时儿子也看见了我,刚下过雨,小脸溅了不少污泥,“妈妈,我给你买了亖样东西,过来看看”,说着把书包放在自行车上,掏出五包暑片、七块阿尔卑斯.“前天,你说想吃肉串,我走遍北大街也没卖的,他们都回家了”……儿子象个小大人一样说。这是他母亲节的礼物。
    晚上,儿子坐在灯光下写作业,那个每天围着我的小孩突然间已成少年,随着增加的还有我们之间的距离。归根结底,是我的错吧。我总说我教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其实,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不是我教的,是因为他有个比我优秀的父母。如果我的儿子生在他们的家里,或许会更优秀。不知道来世如果让他选择,会不会再来到我的家里。 龙应台曾感叹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念过去,不为未来,珍惜现在。我想我应该现在改变自己,让儿子记住母亲的好,也让儿子过好现在。

  • 你可以不一样
    郭红娟0320
    我们班的微信群今天进新人了,是岩。
    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我们班有四十五个学生。现在,其中的四十四个是教师,只有岩一个人,他去了远方闯荡。
    人跟人真的不一样。有的人,往人前一站,你可以嗅出他身上不一样的气息,那是一种很强的气场。岩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有点充实得过分。课余时间,他参加舞蹈班。周末,他拖着一个箱子,挨个宿舍推销各种产品。他认识外校的朋友,和高年级的学长打成一片。周末的时候不是去发传单就是去做学各种各样的在我们看来没用的技能。班里举行联欢活动时,岩常常站在教室的中央,低头清唱着伤感的歌,声音动听,气质忧郁。有一次听完他的歌后,我忍不住说:“你真应该背起行囊去远方。”岩淡淡一笑,答道:“说不定会啊!”
    不知道是岩天生的不安分因子在起作用,还是我的话有了效果,反正毕业几年后,他辞了职,一个人去了深圳。而当时,他已经是一个小学的教务主任,年轻,果敢,前途无量的样子。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岩的消息。其他同学偶尔见面,我们的话题永远是职称,单调得如同古井里的水,永远波澜不惊。聊到他时,我们的语气中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羡慕嫉妒恨。可再羡慕,任谁也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他成了四十五分之一的另类,而我们在坚持固守中,日复一日。
    微信沟通无限,班级群又重新聚集起了所有的人。隔着二十年的光阴,仿佛也只是一瞬。此时的岩是公司里的主管,丝毫不见中年油腻。他这些年执着的甚至是痛苦的奋斗过程,我们都心知肚明。可他,轻描淡写,不会喊疼。
    很难用一个是非标准来衡量事情的对错。岩的勇往直前当然对,而我们的一成不变当然也没错。我想表达的是,当你有梦想时,不妨去试一试。你敢不敢选择一个方向,然后一路风雨兼程从不喊疼?

  • 忙碌,还是忙碌,好像我们每天每个人都有做不完但又必须要做的事。随之而来的烦躁、消极情绪就会肆无边际地蔓延。就这样吧,突破自己太难了,我的悟性太差,无数次这样的想法和理由浮现在脑海中,无数次斗争之后,书本又被艰难地拾起。“我今天讲课终于自信了,上个周每天为这个难点如何突破冥思苦想,功夫终于没有白费!”感受着她破茧化蝶的喜悦,我庆幸自己没有半途而废。或许只有经历过战争,才能感受到和平的可贵;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体会成功的甘甜;只有经历过劳累,才能察觉出静心读书的乐趣;只有经历过,才会让自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或诱惑而让自己上了一条低等级的公路,不学会跨越,永远不能感受到彼岸的精彩。

    20180320共读第七周第二天

    送给迟迟不敢动笔的你: 你认识的自己也许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不试一试,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有多坚韧,有多才华横溢! 送给真的不太会写的你: 既然加入了团队, 你一定有...

  • 吴伯凡说:“的哥也分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的确,各行各业都有优劣之分。坑蒙拐骗的是差等生,不会动脑、只知蛮干的是中等生,而善于创造新思路想出新办法的才是优等生。现实生活中,我用习惯于把所学所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每每学生能够背下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并加以运用,我都会喜出望外。但今天的读书内容才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观念有多么落伍,即使再怎么努力,我教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中等生。方向选错了,努力就不会换来成效。在我们一遍遍感慨生源越来越差时,在我们一次次感觉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时,我们不妨审视一下我们自己。长年累月的灌输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提升么?改变从今始,引导要大于言传,放手却不放任,给学生驰骋的空间,让他们体验找寻的快乐。

    20180319共读第七周第一天

    新的一周开启了, 忙碌紧张,焦头乱额, 把静心读几页书当作对自己的褒奖吧, 那一刻的你,最知性,最脱俗,最美丽! o(∩_∩)o o(∩_∩)o o(∩_∩)o

  • @荣成二实中 曾经的故事,心中的痛,写着写着放弃过,但最终觉得还是得正视自己的过失。

    20180318共读第六周第七天

    人总有惰性, 人总想退缩, 每天总有各类突发事件冲撞着你的计划, 挑衅着你的坚持! 浮躁、紧张、忙碌、疲惫都是读书的劲敌, 但读书却是治愈它们的良药! 用输出这种方式倒逼着自...

  • 做个好妈妈
    姑娘要到实践基地体验生活,我千叮咛万嘱咐:“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有什么事你就找老师帮忙!”“知道了,老师就是妈妈!”听了姑娘的话,我心头猛然一震,我对学生而言,是个合格的妈妈吗?
    小妍是我接收六年级这个班后认识的第一个孩子,她长相出众,白白净净,总让人忍不住回眸凝视。
    她是和她的妈妈一块来报到的。由小学升入初中,不少同学都是独自来学校报到,偶尔有家长陪同,原因大都是转学,学生有些人生地不熟,但她,小学近在咫尺,家长还陪同报到的真是少见。“老师,你能把小妍的座位安排在前排吗?”她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从小这孩子就胆小,我怕别的孩子欺负她。”“没问题,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老师,如果她有什么事,你就打电话给我,我会马上过来!”她的妈妈又叮嘱了她几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
    我如约把小妍安排在了第一排靠窗的位置。第一节语文课背诵两首古诗,当许多同学都成功背下并默写完毕后,我发现小妍的小测本上只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小妍,这两首诗你没背下来吗?”我试探地问道。“我不会背。”她的声音低沉到靠近她才勉强听得到。“那你小学背过的诗还记得哪首?背给我听听好吗?”“老师,我不会。”“不会背,你能写下来也行,你看你不是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了吗?”“老师,我不会。名字是妈妈教我写的。”粗浅的交谈,让我理解了她妈妈那不放心的眼神里些许担忧。我摸摸她的头,“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这时班长跑过来,“老师,你快去看看吧,小妍尿裤子了!”我吃了一惊,六年级的学生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当我走进教室,才知道学生所言非虚。我把她叫到教室外边,“小妍,你下课怎么不去上厕所呢?为什么会尿裤子呢?”“老师,我不知道厕所在哪。”我当时只感觉血压提升,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竟然不能独立找到厕所?生气之余,我赶紧联系家长,不一会儿干净漂亮的小妍又出现在了我面前。但接下来的一个周,她有尿了两次裤子,而我也由自己打电话变成了由学生打电话通知家长。
    两个月后,迎来了期中考试的日子。我事先安排好同一考场的学生,领着她进考场,但她还是走丢了。半个小时后,我在女厕所的角落里找到了她“小妍,你为什么在这,不去考试?”“老师,人多,我跟丢了,我怕你骂我。”那一瞬间,积攒了两个月的怒气让我对她妈妈说了重话:“她这三天两头有特殊情况,要不你给她转到特校吧!”“老师,她又不聋又不傻,不能送那里呀!以后我会叮嘱她,不让她给你添麻烦了!”果然,以后的一两个月,小妍也没出现特殊情况。曾经,我还津津乐道自己与家长的这番谈话“艺术”,但现在我却觉得自己的话深深地伤害了这母女俩。
    “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我是小妍的妈妈,我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吗?如果我是小妍的妈妈,我会让她上特校吗?如果我是小妍的妈妈,我会把孩子的缺点公众于天下吗?小妍妈妈含辛茹苦地把小妍抚养到13岁,年年月月天天细心呵护,而我只和她呆了两三个月就厌烦至极,想想自己真的不是个称职的“妈妈”。
    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陪伴。可能班上的某一个学生,你还记不住她的名字,但请牢记,你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她带来影响,甚至是影响一生。所以,当下一次特殊学生来敲门时,我一定尽力当个好妈妈。

    20180318共读第六周第七天

    人总有惰性, 人总想退缩, 每天总有各类突发事件冲撞着你的计划, 挑衅着你的坚持! 浮躁、紧张、忙碌、疲惫都是读书的劲敌, 但读书却是治愈它们的良药! 用输出这种方式倒逼着自...

  • 教育也需时时“调频”
    (二)学校教育里的“战火”
    “你为什么阻挠学生会干部执勤?”
    “我们班同学的仪表挺好的,他鸡蛋里挑骨头,看我们班同学不顺眼,滥用职权,乱扣分。
    “可你私自干涉学生会干部执勤,已经严重违反了学校的校规校纪。遇到问题应该先跟老师反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意气用事,知道吗?”
    “明明就是他这个学生会干部扣分不公平,凭什么让我们班同学受委屈。他自己班的某某同学做得还不如我们好呢?他为什么偏心,为什么不扣分呢?”
    “老师在说你身上存在的问题,你不要去扯别人,先把自己的错误领回去。”
    “我为我们班同学打抱不平,我没有错……”
    主任室里,与教导处干事你一言我一语,争执的面红耳赤的,坚决不肯悔改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班的小武。他因不满学生会干部对班级同学的“苛刻”扣分,与人发生口角、争执,被带到了主任室做检讨。了解事情原委后,虽然知道小武的鲁莽行为是不正确的,但我还是觉出了小武是个挺讲义气得孩子。特别后来接触时间长了,在他身上接连出现状况的几件事情,更让我觉得,他的处事行为,大多时候都是以“够不够义气”来做出判断的,并不在意是否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考虑后果。所以在众多老师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屡教不改、不好调教的“愣头青”;在同学们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横行跋扈、不好惹的“天不怕”。 因为这一特殊“身份”,再加上和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因此,大家经常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致使其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缺少足够的尊重,小武自然也就更加无法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
    摸透了小武的脾性后,我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采取“强压”措施,因为站在小武面前,我的身材占尽了“劣势”。我选取了“以柔克刚”平静式的平等对话。我和小武在操场一边绕圈一边谈心,既充分肯定了他身上敢做敢当的责任感,又适时地指出了他行事中的小瑕疵。或许是表面看起来比较柔弱的我消除了小武的戒备之心;或许是我们谈心的地方比较开阔,让小武感受到了心灵交流的平等、自由;也或许是我对其“义气豪情”的尊重,触碰到了小武内心柔软之处;没想到,我在不经意间竟找到了教育的出口。从此,小武在学校里的言行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在他比较排斥多数师长对其说教的时候,依然和我始终保持着心态平和的交流。同时,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我给出的合理建议,他都能愉快的接受。初中毕业后,小武还特意回学校看望我,率真的脸上写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有人说,教育本就是心灵与心灵的感悟与交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唯有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教育活动才能呈现出其独特的心灵感染及震撼的力量。我想我和小武之间应该就是达到了心灵良好沟通的同频、同步,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我发出的教育信号自然在小武那里有了积极的回应、响应。
    原来,教育就这么简单,打开自己的频道,再进入学生的频道,即可完成师生之间一次没有任何芥蒂的心灵相容。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个性化发展的行为,时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调频”,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朋友之心对待学生,在平等对话中不断提高教育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 时下正是初四学生练体育的时候,许多同学积极备考,可班上总有几个学生认为:“每一项我就比别人少个两三分,还用那么辛苦的练?”所以每每上体育课总是和老师躲猫猫似的,训练一两个周各项成绩也不见长。遥想当年也教过类似的一个学生,班上13号男生,书写不认真,平时屡次劝他,他总是笑着应允我,但行动上没有改变。结果中考时他牢记书写要认真,导致没答完题,语文成绩只得了六十多分。偏偏语文是考试的第一科,所以引发他发生了心理波动,最终他花了一万多块钱才上了高中。王晓春老师说:“莫让学生活在梦中。”是啊,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他暂时还不懂得“一步错,满盘皆输”的道理,所以我们老师有必要让学生知晓生活中不满是鲜花和掌声,还有残酷的竞争。上周上课时,发现班上少了两名男生,后来发现是班主任在看着他们跳绳,其中就有上文提到的那位满不在乎的学生。看着他成绩一次次提升,由衷替他高兴。或许他现在心理会不愿意不平衡,但若干年后,成熟的他会不会想起这些对他认真负责过的老师呢?

    20180317共读第六周第六天

    你能每天坚持读书,依靠的是什么? 是毅力?是意志力?是自律? 如果是,那无人监督的未来,你很可能就会放弃。 我希望,你依靠的是兴趣,是喜欢,是享受,是发自内心的需要, 如果暂...

  • “老师,你可别让我家孩子和楠坐同桌了,他会把我家孩子带坏的!”家长强烈要求后,楠坐了单桌。他不淘气,品行也不坏,甚至是我认为的班上最有礼貌和眼力劲的学生。那位家长怕把自家孩子带坏,仅仅是因为楠是班级成绩的最后一名。楠坐在位置上不说话,可我分明能感觉到他失去同桌后的失落与异样。“楠,从今天开始,你要和其他同学一样背古诗,写作业。”他抬头看看我,没有点头也没摇头。第二天他没有交作业,我要求他上课补齐,并再多写两首作为惩罚。接下来的两三天,我每天都能收到他写的五首诗(尽管这作业与别的同学作业内容不相同)。“楠,你除了要写作业,课堂上能不能试着把这些诗背下来?”“全背啊?有点多。”“你觉得你能背几首?”“三首吧,四首也行!”我分明看到他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行吧,你说了算!默写完给我看看。”他以微笑回馈我。下课后,他带着小测卷来找我,四首诗错了三个字“不错呀,没想到你能背这么好。”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收拾着讲桌上的书,他凑近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我转过身来,故意板着脸说:“原来我这么不招人待见啊!”他急忙紧张地说:“老师,那明天见!”周围立刻有学生提醒说:“楠,明天星期六!”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也挠了挠头,笑了起来,教室里充盈着快乐的空气。
    记得书上说过,我们不能给学生贴上标签。看来确实是这样,标签不仅困住了学生的手脚,更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不知是不是年龄渐长的缘故,我现在愈发喜欢学生,特别是成绩暂时不够理想的学生。接触下来你会发现,他们纯真善良,他们情深意重,他们有感恩的心,他们可爱至极,你给予他们一点阳光,他们还你一个春天!

    20180316共读第六周第五天

    不是故意午夜“凶铃”, 其实源于对自己记忆能力的不自信! 愿读书人从容面对生活工作的繁忙, 不焦虑,不烦躁, 要做的,高效完成,找到意义! 不爱的,速速结束,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