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江苏
  • 还有您说,“偷换了教育的主体”,也让我印象深刻。如您所说,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如果父母学了那么多,孩子无动于衷,我们只是感动了自己。想起第2年教书,教陈毅的《第一次抱母亲》,上着上着,我自己感动得不得了,眼角有泪花,但学生好像无动于衷,这是一节让我害羞又记忆犹新的课。 现在教学中讲究要把“教”转化为“学”,教得再好,不如学生学得投入、积极有用。 父母做再多,做不到孩子的心里,等于没做。 教育的质量,是由被教育者决定的;爱的质量,是由被爱的人决定的。对吗?😄

    渡河人:当爱与期望隔岸相望

    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的直播,一位连线妈妈,讲述自己的目标:要协助女儿读高中。她女儿有阅读障碍,身体也不好,小学基本没有好好读,妈妈从孩子读小学5年级开始,学习“金刚智慧”,看到别...

  • 师傅,您写得太深刻了,在我看来,不是一般的深刻。“学会与不确定共处。”这是我最近学到的功课。不确定是人生的常态,世界的本质,想要控制,往往失控。拥抱不确定性,反而能与之共舞,心更自由,安宁。“无为”也是我昨天听到的新内容,“无为”的对立面是“人为”,“人为”就是“伪”,无为,就是去掉人为,去顺应天道的为,顺应了天道,万事都将顺,以至于“无所不为”。教育,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这规律顺应天,就好了。

    渡河人:当爱与期望隔岸相望

    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的直播,一位连线妈妈,讲述自己的目标:要协助女儿读高中。她女儿有阅读障碍,身体也不好,小学基本没有好好读,妈妈从孩子读小学5年级开始,学习“金刚智慧”,看到别...

  • 父母的努力,在孩子眼中一文不值

    近期我上了一堂团辅课课,班会课的主题是围绕“父母眼中的我”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认识父母所写的内容和他们有哪些感受? 因为在上课之前我看了父母上交的内容。全班45个人,有7位家长...

  • 渡河人:当爱与期望隔岸相望

    参加一个家庭教育的直播,一位连线妈妈,讲述自己的目标:要协助女儿读高中。她女儿有阅读障碍,身体也不好,小学基本没有好好读,妈妈从孩子读小学5年级开始,学习“金刚智慧”,看到别...

  • 学习到啦😄

    “无用的闲谈”,是宝贵的资源 《思考,快与慢》

    原文:饮水机旁的闲谈 (作者自序) 概念转述:饮水机旁的闲谈,我理解为:是轻松、无目的的关系较熟的两人以上的侃大山,地点不论,交流融洽为关键。因为受经验、记忆和情感影响,我们...

  • “无用的闲谈”,是宝贵的资源 《思考,快与慢》

    原文:饮水机旁的闲谈 (作者自序) 概念转述:饮水机旁的闲谈,我理解为:是轻松、无目的的关系较熟的两人以上的侃大山,地点不论,交流融洽为关键。因为受经验、记忆和情感影响,我们...

  • 师傅活学活用,学到了就乐于分享,这真是您一个巨大的优点。

    “每1分钟都要抓紧学习”和 “抓紧学习的每1分钟“,你理解其中奥秘了吗?《思考,快与慢》

    原文: “系统1“是”猛张飞“:快、无意识、自动化、日常决策、容易出错。优点:节能,代价很小;缺点:复杂问题会被简单化;逻辑和统计都极差;没法关闭系统1;“系统2“是”懒诸葛...

  • “每1分钟都要抓紧学习”和 “抓紧学习的每1分钟“,你理解其中奥秘了吗?《思考,快与慢》

    原文: “系统1“是”猛张飞“:快、无意识、自动化、日常决策、容易出错。优点:节能,代价很小;缺点:复杂问题会被简单化;逻辑和统计都极差;没法关闭系统1;“系统2“是”懒诸葛...

  • 师傅没事多去乡下走走,多找孩子聊聊,可以写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七

    一、本章金句 1.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探索性游戏能够发展高智商和模拟做科学实践; 2.假装是人类独有的玩耍方式;假装与人类的假设或反事实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3.爱假装的孩子擅...

  •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七

    一、本章金句 1.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探索性游戏能够发展高智商和模拟做科学实践; 2.假装是人类独有的玩耍方式;假装与人类的假设或反事实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3.爱假装的孩子擅...

  • 处处指导孩子,发现孩子灵气越来越少。这句话,我非常有感受。班级里一年级本来可爱自律的学生,有的到了三年级,就沉默了。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六

    一、本章金句 1.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养方法更重要。 2.依恋模式决定孩子更相信谁。一个稳定、安全的爱的基础要比与父母说话的细节更重要。孩子对你的信任胜过一切方法。 ...

  • 最后一段读得我眼睛湿湿的。看见自己,看见别人的人,还勇于实践改变的人,总是让人佩服。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五

    一、本章金句 本章的金句实在太多了! 1.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与最弱小的人类婴儿相匹敌。 2.观察他人,并从他们的行为结果中找出因果关系,是这些孩子学习自己做事的核心方式。这...

  •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五

    一、本章金句 本章的金句实在太多了! 1.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与最弱小的人类婴儿相匹敌。 2.观察他人,并从他们的行为结果中找出因果关系,是这些孩子学习自己做事的核心方式。这...

  • “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处于孩子本身,而是处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所以爱他们。”这句话,应该不包括母亲在内。—-我感觉您说得对。延伸一下,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老师。通过不断地付出,互动,关心学生,看到学生的成长、反哺,催生出更多的情感。想起前几天看到的视频,一批大学生去山里支教,待了三年就舍不得那些孩子,舍不得离开了,于是留了下来。这是情感上的互补,把不是本能,变成了本能。😂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四

    一、本章金句 1.在文字书写发明之前,祖父母是人类历史最有效的联结。 2.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处于孩子本身,而是处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

  •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四

    一、本章金句 1.在文字书写发明之前,祖父母是人类历史最有效的联结。 2.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处于孩子本身,而是处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

  • 金句2首先让我联想到:比起让感受带动行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行为来带出感受。前者是对自己犯错的责任推卸,后者却是自己对行为的负责。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感受,虽然正面管教中说“好的感受会表现更好”,但好的感受的前提是,别人或者自己做了正确的行为,带来了好的感受,比如父母的鼓励,自己取悦了自己。这份好感受,继续激励一个人做出更好的行为。不过这里还得区分一下,有些低级的好的感受可能会随即带来罪恶感、羞愧感。比如背后骂人,撒谎骗得了一时,当时很舒服,但随即就不舒服了。所以,好的感受,需要一个定义,就是“引发这种感受的行为是不给别人、自己、环境带来伤害的。”这样的感受才是“好的感受”。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四

    一、本章金句 1.在文字书写发明之前,祖父母是人类历史最有效的联结。 2.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处于孩子本身,而是处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

  • 您总是忠诚地表达内心的所想和所感,不掩饰,不躲藏,这份坦诚注定也会带来美好的结果。😇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三

    一、本章金句 1.生物学家将人类的父亲称为“随性照顾者”。在不同的情景下,他们可以全然投入,也可能对孩子漠不关心。其中的关键似乎取决于他们照看孩子的经历。如果父亲必须亲自照...

  •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三

    一、本章金句 1.生物学家将人类的父亲称为“随性照顾者”。在不同的情景下,他们可以全然投入,也可能对孩子漠不关心。其中的关键似乎取决于他们照看孩子的经历。如果父亲必须亲自照...

  • 《园丁与木匠》读书心得二

    一、本章金句 1.童年是用来学习的,这就是孩子被赋予的使命,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孩子有着如此特殊的关系。但孩子的学习远不只是听父母说什么或者做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 2.如果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