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夏日的傍晚,一位中年男子投河自尽,但却被一位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身强力壮,为何寻短见呢?」艄公问 「我经商十余载,两年前发家...
在《知北游》中,光曜和无有都是虚拟之名,这两者有段精彩的对话。 结果,光曜对无有佩服的五体投地。 「无有」是以义定名,故光耀问他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汎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说的是人如果像水上漂浮不定的扁舟,且虚心若静,无劳无忧,就进入了逍遥游的境界。 「不系之舟」是主观精神摆脱了客观...
「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这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那么跟你交友的人就跟你气味相投。 他们极尽溜须拍...
在此之前,伯昏瞀人曾赞许列子,善于观察问题,同时教诲列子安居,以使众人依附。 不久伯昏瞀人。去了列子的居舍,发现门外鞋子满地,可见归附者甚多。 ...
《逍遥游》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但它不是空中楼阁,海外仙山,是人通过修养而得到后可以达到的境界。 换言之,只要实现了理想的人格,无己、无功、无名...
从「有待」之游到逍遥游, 它反映出庄子在自由观上,由一个现实主义者,转变为理想主义者。 这种转变,恐怕跟他处在「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禍重乎地,莫...
上述引诸例,表明「逍遥游」在「四海之外」或「尘垢之外」,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和现实人生。 「逍遥游」的主体是人,但不是凡夫俗子,而是至人、神人、...
「逍遥游」的境界,寄托着庄子美好的人生理想,在《庄子》一书中反复的出现。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 圣人神矣!若然者,乘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