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四川
  • 我为什么喜欢《边城》
    55班 章清扬
    初中第一次读这本书,在书店里,高大的书架,交错着的读书人的手肘和汗味。打仗一般抽出一本薄薄的书,反过来看书名,《边城》。书名的印象永远和那股暗暗涌动的汗味连在了一起,于是对它的喜爱也带着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受。
    首先是名字。边城,天边的城市,我已经可以看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小小城市,带着与生俱来的孤独,遥遥立在很远的地方。边城,又带着厚重,一座这样的城里的爱恨,一座这样的城里的炽烈和绝望,又与那些不是边城的城有什么不同?
    我喜欢《边城》的灵。文字不算多,不晦涩,带着的所谓哲理,意义也不难懂。初看完,只有唯一的感觉是命运无常,我们规划好的想象到的最后却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不该死的死了,不该走的走了,不该孤独的依旧孤独。这是沈从文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自己命运的一种不安全感,但他又将这样的不安全感处理得这么巧妙,这是一种带着灵气的叙事,带着命运感的叙事。我们无法想象那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最后生长出的爱情又如此苦涩。沈从文将他的灵气融进了边城里,从文字的灵动,他善用视觉和颜色,而且似乎较遵循山水画的写意,带一点忧郁一点跳跃,去叙事去写景;到刚刚所说其中展现的灵动的故事,最后是那样有灵气的人物,翠翠,沈从文内心里似乎一直有这样一个缪斯存在,微黑,爱笑,忠厚,身后是大山河流漫山遍野的翠竹。沈从文自己就是一个带着灵气的人,而随之而来的文字也有着灵气。命运的无常,若没有这一分灵气,就会悲怆而非恰到好处的忧伤,若这样的灵气多了,就有些一种不可言说的游戏人间的薄情感,沈从文拿捏得刚刚好,又是一种灵气。
    我喜欢《边城》的细腻。沈从文真正是大家,他对于生活的观察是那么细腻,他像一个手里捏着画笔的忧郁的画家,垂者苍白的眼皮,带着一点冷漠的看着世间百态。你看《边城》中对于傩送和翠翠初恋时两个人的状态,几乎可以在生活中对号入座:翠翠看见傩送会脸红跑开,会在得知有情敌时闷闷不乐;傩送会为了一只酒葫芦跑到翠翠的家,会为了翠翠努力地去出彩,更会为了翠翠放弃碾坊。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那两个小孩的初恋,又与此有何不同?《边城》中,恋爱中小女孩的敏感,多虑,孤独,没理由的忧郁都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完善,可以说很多女作家都无法这样潜下心神去聆听自己的感受。还有对湘西奇妙风俗,淳朴人情和世外桃源般环境的描绘,也让人叹为观止。《边城》开头两章沈从文用全方位的手法无比细致地描绘了茶峒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节日等等,带来了一个真正为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为一段纯真爱情的展开铺展了一个伊甸园一般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读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或者官方点来说“拓宽了视野”。从情感到环境描绘,所有的细腻都在丰满着人物本身和故事本身,当读完这个精致又忧郁的故事,茶峒活了,翠翠活了,傩送活了,甚至那个看不清面容的老马兵也活了。
    我喜欢《边城》的孤独。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那天闷热的书店和那本《边城》灰色的封面白色的字,我觉得这本书一定是孤独,像一只承载着作家所有敏感神经的不堪重负的鸟。暂且不论沈从文先生个人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单说这本书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孤独。茶峒不为人知,与世隔绝;翠翠和祖父黄狗生活,没有玩伴;就连一些最欢愉的情节都带着一种淡淡的不归属感,也就是孤独感,比如傩送为翠翠唱歌,是在夜晚,山崖上,树林里,对着残月,唱着可能不会被心上人听到的歌,一种忧郁感随着精巧的画面袭来。孤独是成就艺术作品的捷径,也是塑造美感的捷径。譬如黛玉之美,黛玉之孤独孤僻,创造了她不同旁人的美,美得执拗美得不近人情。沈从文无疑是爱这样的孤独的,他写孤独的翠翠写得那样深情,那样惹人喜爱。但无疑他也是矛盾的,他不知道这样的孤独究竟好不好,他似乎感受到了孤独,不归属不合群对他个人造成的影响,于是在《边城》里,创造出翠翠的美翠翠的灵的孤独最终也让翠翠继续孤独-----因为孤独,翠翠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情,她与傩送几乎没有认真的交流过。
    孤独让这部作品带着一种忧郁,精巧,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气质在那个年代的文字作品中独树一帜。
    《边城》的灵气,《边城》的细腻,《边城》的孤独,让它在我心中就像一个人,一个老友一般亲切。这个老友不善言谈但内心丰盈,这个老友有着清澈的像小兽一样的眼睛,有敏感的单薄的眼皮,有不属于世界的不安全感,有不属于世界的文雅英俊。他长得似乎很像沈从文,又似乎不像。

    共读《边城》

    提起沈从文,自然会想到《边城》,这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说如悠远牧笛,又如高山流云,淙淙溪涧,山间清风,让人低徊沉醉又唏嘘感慨。 白塔,清溪,黄狗,...

  • 论杜牧诗中的清丽
    章清扬 55
    摘要:杜牧一生风流,笔下诗句本应充满俗世温柔乡的疲软。但杜牧诗的最大特点 ,则是其美艳又不失风骨,柔美又不失豪宕的清丽,这里的清丽,是说一种华而不俗,一种脱骨于平凡却触及高度的美感,是一种来自喧哗美丽却最终归于平静安稳的美。这才是杜牧诗中的风华绝代。
    关键词:景 格局 欲说还休之情
    1.景
    杜牧《泊秦淮》中的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四个独景。烟雨,河水,月色,沙地。用一个“笼”,将烟雨河水相连结,月色沙地相连结。无比客观又富有艺术感地描绘出烟雨迷离江水之上的浅淡,月色散于沙地之上的冷清。带来的整体景象是迷蒙凄清是夜色旖旎,但景象却由几个算不上非常具有特色的独立景象构成。这正是脱骨于平凡又抵达了极高艺术价值的典型,也正是杜牧诗中的别样的清丽。
    再看一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杜牧写景清丽中的另一重境界,由极高走向平凡的俏丽。前一句突然提出一重耀眼的景色,银色的烛火,秋日的夜色,带着凉意的画着美人的画屏,华丽,旖旎,带着久重宫阙的冰冷繁华,那重重宫闱似乎预示着诗人将书写一些帝王将相伟业的宏大,再次都是阿房宫般的繁荣,但杜牧没有,他说,有那样一个美人,拿着罗扇,扑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样的景物的突然缩小或者说写景角度的突然变小,其实给人更多领悟空间。我们会突然明白杜牧到底为什么要写这些。
    最后,观察杜牧所用的词,无不清丽,连颜色都偏爱着华丽却不俗气的银色。所以,杜牧在华丽和平淡之间轻巧的转换,让其诗中之景清丽异常。
    2.格局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这一句的格局在杜牧的诗中非常典型。开篇即是远方眺望着的青山,远方蜿蜒的河流,这将格局放得极开。而格局的开合在唐诗中很有讲究,太大,渺无实感,太小,别扭小气。而下一句,杜牧毫无压力地继续开放格局,末了三个字,平稳柔和地又将格局稳稳缩回,他说,草仍旧是青色的。从青山河流,到整个江南,最后只是草色而已。格局由极大到极小,暂且不论格局收放的技巧,只论这样收放的目的有多聪明。这两句的格局之清丽,既让后面的起承转合不乏大气,又让人感觉言之有物。格局之清丽,是说这样大小格局之间的明智切换,和这样切换以后对整首诗内蕴的扩宽。
    格局之清丽,杜牧的造诣在晚唐诗人中可以谓极,但相较于李白,杜牧对于放缩时机的掌握和放缩后对全诗的改变程度来说仍有欠缺。
    3.欲说还休的情感
    杜牧诗中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真是多如牛毛,虽不似李商隐那般晦涩或者飘渺,却也是那样话到了嘴边,又旋回了字里行间。
    为什么说这样欲说还休的情感也是杜牧诗的清丽呢?因为他欲说还休得很有度,大大咧咧如李白,于杜牧清丽的遣词造句不甚符合,甚至带来一种为抒情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隐晦如李商隐,又不符合杜牧诗中的风骨奇绝。两难之中,杜牧创造了无数读来让人拍案叫绝的欲说还休之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带着温馨,似乎是怀念,又似乎是渴望,甚至有一些羡慕和怅然。“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读来是他骄傲不羁,但似乎又有一丝不得志之恨,甚至是不是还有那样一些为自己表面上的豁达而沾沾自喜?
    情感的表达,能如此让人入迷,让人不禁去猜测这个迷一样的男人究竟追逐什么,爱着什么或者在想着什么。所谓清丽,就是这样的欲说还休,就是这样在矫情和麻木之间微妙的平衡。杜牧做到了。
    综上来看,杜牧之诗,杜牧的清丽,随他人生而来,随他境遇而来,更在其诗歌中,惹人心动。

    参考文献:《唐诗三百首》《中华文脉》

    暑假读唐诗

    各位亲,前段时间暴雨连绵,依然阻挡不了今日的夏蝉高亢,浓阴匝地。 许多人,包括我,都喜欢自由慵懒的假期。可是,我们也必须懂得假期不仅用于调整也用于沉淀和超越。 坚持阅读好书,...

  • 论王维诗中的画面美
    首先来欣赏几句王维的诗,其实不必刻意挑选,信手拈来就是泼墨山水画。
    “关山正飞雪,烽火无断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他是中国古代最具现代气息的导演画家,镜头美学,色彩美学,以及电影中难以界定的“气质美学”,他运用自如,以汉字之有音有形有动有静有气度有风骨,拉着长镜头,带我们看山川湖海,看稻香深处,看空门幽幽,看人世茫茫。
    1.一切景语皆情语。侯孝贤的电影里常用空镜头的手法,在表达人物心情的时候,电影画面会有一两分钟的空,从湖面拍到山峦,从蓝天拍到湖上的船,镜头一直在走,但是没有人物,没有台词,这就是在以一种放空的方式传达角色的心情。而王维,则将这种手法运用到极致。举一例论证,大家耳熟能详的《使至塞上》。
    王维作此诗时,被排挤出朝廷,一个人孤零零地与一匹马走在广袤的沙漠上。他很孤独,很郁闷,很忧愤,也有一点凄凉。但是他没有一上来就书自己心里堵的很,他把自己的眼睛变成镜头,把笔和纸变成载体,他放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空镜头。于是我们看到了,一辆车,一匹马,一个人走在暮色宏大的沙漠上,远方被夕阳血色染透的天空边,飞来几只大雁,没有悲啼,没有落单,它们划了一道棕褐色的线,飞向远方。远远的沙漠里,在夕阳和沙漠相互依偎的地方,一道黑色的狼烟陡然升起,直冲晚霞而去,狂傲,不羁,这是狼烟的一旁有一天缓缓地河流,被夕阳投下血色,缓缓向夕阳流过去,磅礴的落日在河流边挣扎着,金芒万丈。
    不需要任何关于作者心情的直接描绘,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内心。有一点孤单,有一点悲伤,有一点凄楚,所以有一马一车一个人,有远去的大雁,有落日;但同时他内心还有一丝的豪壮之感,所以有孤烟,有长河。
    很复杂的情感,很纠葛的内心独白,如果真的是要直接抒写,会很啰嗦,而且会很造作。但王维上来就给了一个又空又美的长镜头,你坐在这看,你就感受到了。
    2.画面的结构美。刚刚分析画面里的情感,现在分析王维诗中画面的结构之精巧。一例《栾家濑》,全诗20个字,着力描绘一场虚惊。首先是大景“飒飒秋雨中”,这天在下着轻轻浅浅的秋雨,然后把镜头拉近“浅浅石溜泻”,水流很急,湍急清澈的河流从石头上一滑就滑过去了,这时候的镜头对了焦,在石头上有一只白鹭,但是虚化了,我们没有注意,我们只注意了画面最重要的结构-----水流,然后突然,因为水流湍急,礁石险峻“跳波自相溅”,这一溅,飞到了白鹭身上“白鹭惊复下”,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镜头里的主人公,它之前一直以一种陪衬的样子呆在一边,作者做足了准备,把所有的画面结构一层一层的安排好,就让主角飞出来了,一鸣惊人,余音绕梁!
    这种由客为主的结构安排,在日本电影里很常用,一个画面,一上来就是主角,没有东方美学中的“曲径通幽处”的美,最后主角缓缓从一个我们没注意的角落出来,你会觉得意犹未尽。
    3.画面的颜色美。颜色已经不需多说,王维本人就是画家,他对色彩的研究作用非常到位。他能够用色彩营造出很多场面,但是清新淡雅,安静无华的场景是最成功的。如《白石滩》,这首诗描绘的是农家少女月夜浣纱的场景,着力在表现这夜月色皎皎。开头两句“青山白石滩,绿蒲向堪把。”一白一绿,一种幽静清淡的夜色小溪仿佛就在你身边,伸手就可以摸到它清凉的水流。那这个跟月色有什么联系?这就需要细读,明明是晚上,怎么看见是白石滩的?为什么又是清浅?因为月色剔透,让其因为折射而变浅,而看清了这是白石滩,后面就更奇妙,从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清清楚楚的看见生长其中的绿蒲,又肥有嫩,几乎可以用手采摘。这就是月光的明亮。他一句话都没有提月亮,但是就是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美好明亮,你几乎可以感觉到月光拂在背上淡淡的凉意。这种以色彩渲染画面,梵高的画做到了极致,但王维很早以前,就拿颜色来渲染氛围,来烘托主角。
    如果王维在今天,他会是伟大的诗人画家,肯定也会是一位成功的导演。他对画面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其画面中的色彩,结构,情感,还有气度风采,映烁古今。

    五月的唐诗小论文

    请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查阅资料,思考探究,完成作业。 1.论唐诗中的自然风物 2.唐诗中的月 3.论王维诗歌中的“空”(禅意) 4.比较王维和陶渊明的田园诗 5.论王维诗...

  • 为什么只看到了55班的大佬,唉,都写的太好了,不敢写了。😅,给各位点一个赞

  • 少年感
    李白是个有少年感的人。少年感是个迷人又复杂的词,这是一种视觉,触觉,嗅觉和个性的感受,好像有一种非少年不可得的灵动。
    汉定儒家为正统,民族自此进入“中年”,所谓中年,大抵有两个表现,一是杜工部的忧国忧民,天下为己任;二是五柳先生的逃避浊世,复得返自然。后者是前者的进化态,前者是少年感的下一步。所以杜工部之诗之忧,忧伤到中国人的心里,他说的都是很现实的话,是实话,是我们不得不经历的悲欢离合,我们看他的诗,尤其是大部分少年看他的诗,就会觉得想逃离,因为现实在前面不远处伫立着,我为什么不抓紧时间享受我的少年时光呢?
    李白则不同,他一生都是少年,用网络的金句来讲,他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他有少年才有的敏感,喜怒无常,浪漫,天真,和高潮起伏不停变化的情绪。余秋雨说我们对于他的惊奇,完全来自于他对于一切的惊奇,他惊讶了一辈子,我们就跟着他一起惊讶,你看他鲜有理性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的情感都是外露的。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站在那里对着大自然说,哦我的天哪,这太高了,太危险了,太难走了,太……这是他的惊讶,于是千年后,我们跟着他一起,天哪!我们惊讶于他能用这样形象,这样富于音韵美,富于画面感的文字表达这种东西,但我们忘了,李白就是最青春的我们,少年时的我们跟他的感受一样,他用他少年的笔去写他的内心,你可以看见他的神态,甚至他的动作。这是少年才有的外露。包括经典的《将进酒》,一下子把他的豪迈,把少年人做事不管不顾,图个潇洒快意全表现出来了,语言大气磅礴,豪情万丈,非常的豪华有气势,读起来你会跟着他一起开心,很有感染力,比如说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在哈哈哈哈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跟着一起。当然还有敏感和多情,少年的心思是很细腻的,所以句子是很美的,很直达人内心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听完觉得太美了,李白写这首诗的已经是中年了,但他的表达还是少年的叹息,还是少年的热泪盈眶。这就与杜甫有很大不同,杜甫很多情怀少年人是无法理解的,是需要经历世事才可以懂得,但李白太清澈了,他写出来的就是让人懂的,就是让别人跟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惊叹的。最后他的情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变,刚刚说了他的外露,他的敏感,而他的多变则是让人啼笑皆非,他总能让自己开心起来,《行路难》就是个典型,你看他前面茫然,难过,悲哀,渴望而不得的难受,但最后他想了想,又开心起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再看李白少年的幽情,“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他一直幻想,做梦,自己有超能力,自己可以飞,而年少的我们也一样。其实这只是一个点,从这个点你可以看出李白他内心藏了多少美丽的幻想,他幻想自己是个女孩,因此有个流传千古的青梅竹马;他幻想自己是个闺怨少妇,因此有了长安宏伟月色下的捣衣声;他幻想自己是谪仙人,于是他骑白鹿从容访名山。他拥有少年才有的无边的想象力,拥有少年特有的逃避现实或者说美化现实的方法,就是每天躺在床上,幻想,或者说做白日梦,但我们几乎很难想象杜甫啃着指甲,眼角含笑地胡思乱想,然后傻笑。然而李白的少年的幻想,加上天赋异禀,他不过是把他的内心情感和内心世界用笔写给千年后的我们看,于是年少的我们就觉得,啊好美。因为跟我们心里想的不谋而合。但《小王子》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说所有大人都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年老年多爱杜甫,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白只有一个。
    李白的少年感在他的情感流露里,在他的幻想里,当然也在世人认识他的另一个地方,官场。
    李白吧,一个少年是没办法做大官的,因为天真,因为直肠子,因为他把自己当大人,但大人不把他当大人。就是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他一辈子不考科举,一直期待因为佳作被赏识,被赏识了以后,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的名句,他又觉得自己没有被真正的重用,他就像一个别扭的小孩,好啊,你不重用我,我就专门扭着你的意思来,于是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而李白成功作死,赐金放还。
    回来后的他呢,假装自己很愉快,假装自己看破红尘,假装自己特潇洒,但其实他完全没有,他心里梗了一块,他想建功立业,他想一展雄心壮志,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这种像不像少年的我们,我绝对不会喜欢人了,然后又不由自主的去想去追。
    李白的少年感是很丰满的,他保持了人生的少年感,他发现了人生之美即在自我的情感自我的终极价值,他发现他的存在比其他任何对他来说都重要,所以他一直是个少年。麦克白说“何处相逢?在荒原”,李白的少年感就这样一直被我们铭记于心,也在唐诗的广阔意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处明月与酒。
    55章清扬

    李白杜甫写作练习

    近期读了李白、杜甫的诗歌,初步领悟到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之准确评价。 李白诗风多变,多以清新飘逸,雄奇浪漫见长,诗歌内容涉及广泛,尤其是抒发理想受挫的苦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