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朱老的一封信
敬爱的朱老:
您好!
近日拜读您的大作《谈美》,深感其语言之精妙,美学之博大。以前自认为艺术品即为美,却未曾想过美也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您所说:“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读完整本书,才发觉自己对美认识之肤浅,朱老您用引人入胜的话语,切近生活的实例,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我跨进美学的大门。而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以下几点了。
“距离产生美”,这或许是我能深入理解的一点了。不仅仅是在与人交往之时,还是在欣赏艺术之中,皆深切地诠释了这一道理。正如名胜,住在峨眉和身在峨眉确是一种独特的区别. 人们都有着对新奇事物的好奇与探索, 有时看腻了,不常见之事变为常见之事,内心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在我看来,距离也可分两种,一是时间,二是空间。阅读古诗,赏前人之风采,宫阙万千、亭台楼阁,即便是登上今日之滕王阁,心中也会被王勃的文采所激起对美的赞叹。不由兴从嘴发:“美, 美啊!”不仅是几字一句的精炼,那仿佛跨跃悠悠历史长河的宏伟,又怎不让人觉得美之极呢?不仅从时间上, 远望群山耸翠,高峰入云,近者潭中树影,湖面明月,与其看那苍劲的古松,固然让人心生景仰,但低下头,风吹涟漪,迷蒙漂渺的倒影却更增一分美色。那可望不可及的空间的隔隙、就像水墨画中的留白,平添了几分生趣与无尽的想象。
“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无论是尔尼雪夫斯基还是朱老,观念不径相同。灵感不是天才的专利,它是努力者奋斗,用汗水换回的奖赏。 牛顿被苹果砸中灵感迸发,建立万有引力学说,可若没有勤奋的学习与无尽的思考,又有何能获得如此殊荣。所以,以我之见,艺术创作或是科学研究中的灵感是人力,而非神迹。灵感的来源是建立在足够的基础之上,在适当的时候映入人脑中的努力结晶。
人生即美,美即人生我们不但要吸古汲今,多阅读名著,提高灵感的迸发几率,更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生中的真善美。人生的艺术化,也许便是欣赏眼下生活吧。在埋头苦读的时候,心中仍存有”慢慢走,欣赏啊!”的平凡心境,便是难得了。
朱老,谢谢您,我们之所以能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您和思想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吧!
您的读者:杨珂羽
2019年2月16日
整本书阅读~朱光潜《谈美》各位朋友,春日迟迟,柳芽初发,海棠含苞,黄莺轻啼,春的美慢慢显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要开始下一本书阅读,这本书是朱光潜的《谈美》,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娓娓道来,有序,开场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