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 240
    一家摊,两车店:暖与凉的真实对照

    家属院门口的修车摊,藏着个“无差别暖男”——不管是谁的车,螺丝松了、气不足了,他都乐呵呵接过来,手上忙活,嘴里念叨“小毛病,顺手的事”。有次我车胎扎了急着上班,他蹲在地上十分...

  • 240
    (寒露)感应

    寒露时节,天地敛藏,气清露冷,万物皆显静莹之态。此时节的“感应”,当以诚意为本——心不妄动、念不杂陈,方能与天地自然的节律相通,进而触类旁通,悟见万物关联之理。 《周易·咸卦...

  • 通透处,自有分寸在

    王弼说“志未平,则和光不通”,冯从吾道“本原透彻,诸凡停当”,两位先贤隔着千年,说的却是同一件事:人心里的“通透”,从不是悬在空中的道理,而是落到实处的笃定——知道自己要什么...

  • 240
    老张的“不说透”:藏在烟火里的通透

    老张总说,日子是碗热汤,得慢慢喝,别烫着,也别把底儿的渣子都捞出来——那些没说透的,才是汤里最鲜的味。世人不知,原来这份藏在烟火里的通透,恰是“知性知天”的底色,需要自己“默...

  • 一念之微:从人伦小事照见“几”的幽微与处世之境

    读王弼注《易》,“处进退之时,以观进退之几”总在心头盘桓。这“几”字最是微妙——它不是既定的吉凶,而是事态将显未显时那丝轻轻的颤动;不是成形的意念,而是念头要生未生时那点幽微...

  • 别让“没事”,变成“出事”

    牛角梳摔在地上的脆响,至今还能清晰回想起来。不过寸把长的三根梳齿断在瓷砖缝里,姑娘红着眼眶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的模样,比那把断了齿的梳子更让我心里发沉。 起初我只当是件小事...

  • 240
    两代人的选择,同一份清醒

    今天陪孩子去看望他那位90后女同学时,我心里揣着个疙瘩——多好的工作,年薪百万,说辞就辞,年轻人未免太随意。可一进门,姑娘笑着迎上来,眼里没半分愁绪,倒让我先开了口问缘由。 ...

  • 心不滞事,方见本真

    晚风卷着厨房飘来的菜香,忽听见隔壁传来争执——大抵是婆媳为一道菜的做法各执一词,声音渐高,最后落得两厢沉默,连空气都浸着些滞涩。这场景熟稔得很,像极了生活里那些剪不断的小疙瘩...

  • 山泉与灯火

    心底里,总存着个比较:世间的善,仿佛有两种。一种像山间的泉,一种像街市的灯火。 泉是不知道自己在洗濯谁的。它从石罅里沁出来,汇成浅浅一汪,映着天光云影,也映着水底静卧的卵石与...

个人介绍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喜欢文学,现在愿做一名写作小学生,把知识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