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福建
  • 学习使我快乐

    在这个网络的时代,很多明明很正能量的言语不知不觉沦为了调侃与鸡汤。但总是有些东西不应该成为一种调侃,而应该真正成为我们坚持的东西。 学习,这是一个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的东...

  • 为什么道德如此重要?

    岛国的人民仿佛对人性的恶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们有太多太多的影视动漫作品描写了人性的丑恶与堕落。前两天,我看了一部日本电影《毒虫》,对人性的丑恶更是描写的淋漓尽致,对岛国人民的...

  • 我感觉你对现代儒家有误解。现代儒家讲“仁”不是原则和理念。而是直觉,是体证,是生命流行,当下呈现。而且你说的心智系统的转化现代儒家也讲到了。比如牟宗三的良知坎陷,唐君毅的心通九境。

    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地认识孔子的「仁」

    孔子儒学的「仁」,第一不是原则,第二也不是理念。 把「仁」当做原则与理念来看,是现代儒学学者受了西方哲学误导的结果。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一家是哲学,TA的...

  • 真的有理念世界么?——读《量子物理史话》后的遐思(二)

    我说过量子论的发展史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很多,我们可以讨论的命题也很多。上一次,我从薛定谔的猫出发,讨论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矛盾的解决。这一次,我想谈谈关于自柏拉图以来理念论的...

  • 薛定谔的猫是死还是活?——读《量子物理史话》后的遐思

    很早以前读过这本《量子物理史话》,当时也就读过了。最近在研究科学哲学时,突然又回想起这本科普性质的科学史著作,于是又拾起重读了一遍。 这本书的专业性可以暂且放在一边,毕竟只是...

  • 不好,新儒家恰恰认为直觉来自于与认识物没有距离。只有这样才能跳出知识论,达到主客一统的境界。在智与神冥的体验中达到直觉而行。

    38面向事物本身及直觉

    胡塞尔的现象学其实是我们怎么样看世界的学问。 他的回答就是以直觉的方式去看世界,那么究竟怎么样使用直觉的方式去把握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从哪里开始,这个很重要。 胡塞尔博士期间...

  • 泛心论不是认为事物都具有原--心理属性么?但这种原--心理属性不一定处于激活状态吧。

    浅薄哲学(17)泛心论的证明(下)

    地图 第三个证明:最简单感受的产生机制。如果关注点在于人类日常的那种复杂的感受,我们几乎很难有什么不错的发现,但是假如我们关注一些简单的感受,比如感到快乐,感到红色,这种感受...

  • 而且一提到古代就是皇权专制,荼毒不浅。又忘了,皇权专制下那么多灿烂文明。你现在为古代百姓哭嚎被压迫了,你穿越回古代,看看百姓们领你的情不?

    《论语》,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论语》,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一本两万多字的小册子,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不经意地、反反复复地撩拨着中国人的心灵。在它以及它的衍生物的撩拨之下,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之振奋、为之迷...

  • 我可要站出来护教了,误解误解孔子,误解儒学的人太多了。读论语可不能抓住某些句子就断章取义。孔子的仁是一念发动之仁,天理横行之仁,当下直觉之任,没有理解到这层,儒学根本只在表面。

    孔子有失偏颇的地方

    儒家,一直被奉为古代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正统学说。儒家确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朽的精神文明财富,孔子也被后人尊为圣人。但是也有人斥孔子迂腐。粗读了一遍论语,也确实发现孔子的言行也有...

  • 太自私了,我们要做的不是影响更多人向善,向好么?都一味远离,世界永远不会改变。

    要努力啊 不然怎么远离傻逼

    -1- L姑娘说她高考失误考了一个专科学校,心里一直很自卑。虽然起点比其他人低,但是她还是想认真学习。 因为在专科学校,学习的氛围不好。室友都在追剧打游戏,只有她在学习,别人...

  • 简直惊了,小编断章取义的能力有点强👍!

    一口气读完《论语》(3)

    关于识人鉴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本意为擅长言语辞令,“令色”本意为面目美好,前者是叙述,后者是赞美。只是在此处变成了贬义,专指那些故作姿态,靠言语和外表来迎合...

个人介绍
用哲思走在孤独的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