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DNA损伤反应 (DDR) 在诱导免疫激活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功效。然而,由于某些癌症中存在复杂的代偿机制,DDR 调控的益处并非在所有患者中都普遍存在。食管鳞...

靶向DNA损伤反应 (DDR) 在诱导免疫激活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功效。然而,由于某些癌症中存在复杂的代偿机制,DDR 调控的益处并非在所有患者中都普遍存在。食管鳞...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癌症相关死亡率高居第二。然而,大多数结直肠癌(CR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没有反应。2025年8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在...
在大豆驯化过程中,种子油蛋白比显著增加;然而,控制这一关键农艺性状的主要遗传决定因素仍然不清楚。 2025年7月18日,安徽农业大学王晓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丽娟...
EB病毒(EBV)可以感染B细胞和上皮细胞,并导致淋巴瘤和各种上皮恶性肿瘤。在上皮细胞感染期间,EBV利用病毒糖蛋白和宿主受体的复杂组合。然而,确切的机制以及是否存在显性受体...
最近的大规模多组学研究已经表征了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 的异质性,但不一致的临床管理阻碍了预后标志物的识别和患者分层。2025年7月17日,复旦大学陈海泉、李斌、曹志伟...
心肌梗死后病理性心脏重构是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后向心力衰竭转变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内质网(ER)-线粒体连接的中断,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这一重塑过程的重要...
蛋白质准确靶向至其指定的细胞区室对于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分泌蛋白和膜蛋白中高度多变的靶向序列的解析和分类,给实现分泌途径内的精确定位带来了重大挑战。 ...
在蚊虫吸血过程中摄入的宿主来源因子是调控疟疾传播的重要但尚未被充分认识的调节因子。 2025年5月28日,陆军军医大学徐文岳团队在PNAS(IF=9.4)在线发表题为“Hos...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食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高的食物与食物过敏(FA)风险增加之间存在联系。然而,其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阐明。 2025年5月28日,浙江工商大...
作为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大米正受到病毒感染的威胁,这阻碍了它的生长和产量。最近发现,水稻草矮病毒的毒力蛋白P3通过诱导由P3相互作用的E3泛素连接酶P3IP1控制的水稻RNA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闭症患者和自闭症动物模型中催产素信号传导均存在紊乱。然而,催产素对社会行为影响的具体时间仍不清楚。 2025 年 4 月 30 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破骨细胞的过度分化或活化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关键致病因素。N4-乙酰胞苷(ac4C)修饰是由Nat10催化的,这是一种与多种疾病相关的新型转录后mRNA修饰。然而...
宏自噬/自噬是介导各种细胞货物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和再循环的主要机制,据报道在结直肠癌(CRC)的发病和进展中起关键作用。靶向自噬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然而,...
Cdc2样激酶1(CLK1)具有双特异性激酶活性,能够磷酸化酪氨酸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残基。CLK1参与调控多种生理过程,并已被证实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 2025年3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