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14-0651acff782e7a18653d7530d6b27661.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周濂 20个笔记 壹 我们都是一小撮 >> 平等观念与权利观念已然深入人心,但现实的权力与财富却出现极大分化,身处这样的社会,人人都觉得有“权利...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尤瓦尔·赫拉利 序言《人类简史》出版10周年 >> “我们生活在由和我们非常不同的人在我们出生很久以前发明的思想牢狱之中。”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
1.不论是艺术的创造、政治的投入,还是宗教的虔诚,很大部分其实正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同《人为什么活着—鲁道夫欧肯) 2.一旦人们觉得(不论理由充分与否)有很好的机会能躲避死...
1.其实按照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恩尼斯(Robert Ennis)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有人问我,如果用三个词来表达你对批...
行为表现出的谦卑真的是谦卑吗?我们是否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后,才以诸如(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某种程度上;不成熟的看法)作为表达的方式,我们真的对表达有足够的思考吗?还是只是把表达方式作为套路,以使思维惰化,
笃思慎言!!!
一日之问您刚才说的有一句“如果像这样没意义地活着,为什么不去结束生命呢?” 对于这句话,可以推荐您看本书《人为什么活着》鲁道夫 欧肯著 下面我就你这个问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在我...
“高贵性”为一种价值判断,这样对为了部分人所谓的“信仰”献出生命的理解值得商榷!
为什么可以说追求物质享乐是动物性的体现呢?为什么不认可将物质满足作为“信仰”的人呢?
我们有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基本认识吗?
价值判断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一日之问您刚才说的有一句“如果像这样没意义地活着,为什么不去结束生命呢?” 对于这句话,可以推荐您看本书《人为什么活着》鲁道夫 欧肯著 下面我就你这个问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在我...
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而言,对食物与事物的依赖性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在对二者的认识与发展过程中,人本身的独立性也得到了发展(以宏观角度看—群体自由性与环节必然性的辩证统...
无可辩驳的是,存在物的享乐能力较低,其享乐能力得到充分满足的机会便较大;赋有高级官能的存在物总会觉得,他能够寻求的任何幸福都是不完美的,因为世界就是这样。但只要幸福的这种不完...
将现象由具体量化为抽象研究
哲学史著作以一种概括性,凝练性,创造性的表述方式与哲学家们的思想是否可以实现统一,哲学史是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上的思想表现,哲学史著作与哲学发展本身的联系是什么?
2022-05-14观察渗透理论 没有中性的观察 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
为什么想这个不想那个
为什么这样想不那么想
为什么做这个不做那个
为什么这么做不那么做
2022-05-14观察渗透理论 没有中性的观察 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
看出理论的好与不好
并予以说明
2022-05-14观察渗透理论 没有中性的观察 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
观察渗透理论 没有中性的观察 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
经验(对行为结果的不合意),是我们构架经验与理论外部联系的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有限的认知,有限包含着不准确),理论本身存在着内部矛盾,通过不断反思,认知,从而找出内部矛盾,尽量化解矛盾,得出基本的理论框架,以此培养理论思维
所想,所信,行为的关系问题我们所想的,是否就是我们所相信的,而我们所相信的,是否又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
我们对于行为结果的不合意,而往往片面地把其归结为行为方式的谬误,从而通过已有的认知(所看),改变行为方式,试图实现合意的行为结果。
这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1.什么是合意的行为结果,合意的是否确定,亦或是发展变化的,合意的标准是什么,合意的是否是理性的(正确的)
2.行为方式与行为结果的关系是什么?
3.对于认知的反思,即如何建立认知体系(上升为理论高度)
所想,所信,行为的关系问题我们所想的,是否就是我们所相信的,而我们所相信的,是否又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
我们所想的,是否就是我们所相信的,而我们所相信的,是否又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
三段论推理的价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依赖于前提的正确。如果想要达到真的科学知识,我们所使用的前提就必须不能只是意见,甚至不能只是或然的真理。演证的推理将结论回溯到构成结论之必然起点的前提。当我们说“所有人都是要死的”时,我们事实上回到了在动物中构成必死性的那些原因和性质。接着,我们通过将人包括进动物类而把这些性质与人联系起来。演证推理因此必须抓住可靠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又称之为第一原理——即任一事物、种类或者一个主题之任何特定领域的被精确定义的性质。
语言本身的局限性芝诺悖论:阿基里斯追乌龟 以一种没有逻辑错误的语言描述得出与事实相悖的结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极限这一语词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矛盾,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有...
享乐的本性就在于它是暂时的,因而必须被不断重复。追求享乐不可能有完全满足的时候;一个追求享乐的人永远也不会满足,就像一个漏水的桶永远也填不满一样,但欲望也分为必需的,不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