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始元年(265,60),武帝司马炎受禅,封义阳王。 泰始三年(267,62),诏进位太尉,中领军如故。 泰始四年(268,63),吴将施绩寇江夏,边境骚动。以司马望统中军步...

泰始元年(265,60),武帝司马炎受禅,封义阳王。 泰始三年(267,62),诏进位太尉,中领军如故。 泰始四年(268,63),吴将施绩寇江夏,边境骚动。以司马望统中军步...
泰始元年(265,85),及武帝司马炎受禅,陈留王曹奂就金墉城,司马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诏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
泰始元年(265,33),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拜黄门侍郎,封侯。 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数岁,拜中书令,后加散骑常侍。
泰始初年(265,45),转征东将军,进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 除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至镇,表立平州,后兼督之...
泰始元年(265,54),武帝司马炎受禅,以佐命之勋,进车骑将军,封高平郡公,迁侍中、大将军,出为都督扬州诸军事,余如故,假黄钺。 咸宁初年(275,64),迁太尉,转大司马...
泰始四年(268,46),守河南尹。受诏为黜陟之课。 泰始六年(270,48),司隶校尉石鉴以旧怨奏杜预,免职。 时虏寇陇石,以杜预为安西军司,给兵三百人,骑百匹。到长安,更...
泰始元年(265,44),武帝司马炎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户。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置郎中令,备九官之职,加夫人印绶。 泰始初,诏以...
咸熙二年(265年),文帝司马昭死,贾充、荀勖议葬礼未定。石苞时奔丧,恸哭曰:“基业如此,而以人臣终乎!”葬礼乃定。 泰始元年(265年),每与陈骞讽魏帝以历数已终,天命有在...
王祥 咸熙二年(265,81),拜谒晋王仅以礼长揖。同年,司马炎称帝,拜太保,进爵为公。王祥因年老多次要求退职,司马炎不同意派侍中询问朝政得失。 泰始五年(269,85),死...
罗宪仕蜀为太子舍人、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焉。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罗宪独介然。黄皓恚之,左迁巴东太守。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拜罗宪领军,为阎宇副贰。 景元四年(263年...
景元四年(263年),迁邓艾镇西司马,从邓艾破蜀有功,封关内侯,累迁议郎。 咸熙二年(265年),武帝司马炎即位,段灼上疏追理邓艾。
太守刘毅尝以非罪鞭打向雄,及吴奋代刘毅为太守,又以少谴把向雄下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向雄为都官从事。 咸熙元年(264年),钟会死无人殡敛,向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司马昭召向雄而责...
文帝司马昭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 景元四年(263年),伐蜀之役,为西中郎将、督关中诸军事。 后为河南尹,封广陆伯。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伐蜀,过与王戎别,问计将安出。王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次年,及钟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山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 迁大将军从事中郎。 咸熙元年(264年),钟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司马昭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鄴,文...
咸熙元年(264年),当初,邓艾被诛,文帝司马昭以邓艾久在陇右,素得士心,一旦夷灭,恐边情搔动,使唐彬密察之。唐彬还,白文帝司马昭曰:“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邓艾伐蜀,有客问刘寔曰:“二将其平蜀乎?”刘寔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笑而不答。 竟如其言。寔之先见,皆此类也。
咸熙元年(264年),钟会谋反于蜀,文帝司马昭假贾充节,以本官都督关中、陇右诸军事,西据汉中,未至而钟会死。时军国多事,朝廷机密,皆与筹之。文帝甚信重贾充,与裴秀、王沈、羊祜...
咸熙元年(264年),及钟会谋反,审问未至,而外人先告之。文帝司马昭待钟会素厚,未之信也。荀勖曰:“会虽受恩,然其性未可许以见得思义,不可不速为之备。” 文帝司马昭即出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