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台湾
  • 曾国藩的一生三变

    儒家给了曾国藩理想的追求,法家给了曾国藩现实的眼光,那么到家就给了曾国藩真正成熟的心态。到家展现出了一种包容,一种耐烦,一种从容,一种恬淡,一种灵活,一种弹性,一种圆融,一种...

  • 读书随笔1

    人天然地都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把自己看得高,把别人看的低;自己看得重,把别人看得轻。这是人性的本质。领导者是组织的核心,领导行为的本质就是处理人与我的关系。领导力的突破过程其...

  • 120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今年7个月阅读了126本书,输出书评90多篇,从一天阅读一本书,到现在2小时左右阅读一本书。 当然,会有人质疑,你阅读这么快,能学到重点内容吗?能够内化知识吗? 其实,阅读方...

  • 视觉移位

    成年人的双眼约距6.5厘米,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视着物体,同时在视网膜上成像,合起来就得到了立体的感觉。该效应叫做“视觉位移”。 有了两只眼,就能把感知能...

  • 120
  • 八观识人术

    1.远使之以观其忠(安排他到远方观察他是否忠心)。 2.近使之以观其敬(安排他在身边观察他是否恭敬)。 3.烦使之以观其能(频频安排他处理事情观察他的能力)。 4.卒然问...

  • 阳明心学的主旨理念

    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三者一一组成阳明心学的闭合循环:由心即理无限放大人的本体性源点,构建一个知行合一的具有本体基因的明德境界,由知行合一构建人的主体性,并进一步升华为致良...

  • 读书四步法

    读书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读懂一本书,吃透一本书。 李笑来曾说:“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他在《财富自由之路》中...

  • 120
    国企管理者的反思

    某国企的一个朋友有个属下,本来在一外资企业做机加工,经常被评为“优秀员工”和“质量/效率标兵”。后来应招做了他的属下还是做机加工时,却错误不断,甚至连原先的老员工都...

  • 人到中年该做点什么?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越活越明白,人到中年,很多时候思维方式都会形成固定模式,表面上好像什么都看的很清楚,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想想自己上有老下有小...

  • 中年失序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叫中年失序。为什么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呢?因为我觉得在人从40岁到50岁这个期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说你到了这个年龄,你就自然而然的而知天命了,而是在...

  • 学会放下

    人生的终点和趣味,不是在山水踏尽时欣赏到的风景,而是在心灵放下包袱的那一刻,收获到的自在。这几个小故事,说尽了世间的道理。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云游,走路的时候,...

  • 影响世界的29个思维定理

    小池定理: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东西不放。 总结:做事不要总是沉迷于一个领域,容易把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局限住,可以试着听取他人意见,扩展自我心胸和专业领域。 赫勒法则:当人...

  • 120
    读了600本书后,我改变了读书的方法

    最近一周一直在读一本书,目前已经反复读了两遍。 这本书就是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为什么要执着于这本书呢?因为这里解决了我最头疼的问题——究竟该怎么样读书? 在过去三年中,...

  •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