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辽宁
  • 120
    柔丝春香俏

    文/鲁宏墨香 知道春要来 情思涌满怀 几分烦几分愁 皆可远远抛 记起的,总是 春绿香草 无限里的美妙 心丝一缕一缕的 在春风里 摇摇曳曳地笑 往昔的温婉绕 那年的娉婷娇 曾经...

  • 120
    山村岭边

    戴建东 一弯石径从山脚伸上山顶竞相绽放的野花一路芬芳远处,山村若隐若现粉墙黛瓦,炊烟升起云雾飘渺间有鸡鸣犬吠之声传来唤醒了梦中的山民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看七彩春光铺满田畴水光涟...

  • 120
    【玄幻武侠】鸳鸯楼(39)十年之局(全书完)

    在场的人都知星辰落所说的入魔指的是什么。 除了裴白有些犹豫,其他所有人都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 最先出手的是九华山掌门,出手最重的自然是星辰落本人。 月流梳有着与黎漫一战的实...

  • 120
    『琅琊无榜首』青山难掩苏郎愁

    【卤煮没有看过原著,是看完了电视剧来脑补发糖(捅刀)的】 【蔺晨和梅长苏交替视角,主要是他俩的故事,其他人偶尔乱入】 我看完琅琊榜全剧,悲伤的发现,不仅是靖王,就连林殊他自己...

  • 无衣(四)重返金陵

    来人正是甄平和黎刚,他们在得知宗主死而复生的消息后,便从廊州星夜兼程快马加鞭赶来了。当见到梅长苏好端端地坐在那儿之时,他们那颗悬了一路的心才算是放回了肚中。虽怕打扰梅长苏休养...

  • 120

    老家院子里,一树山杏花正在盛放。这棵杏树去年已结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它开花。原来杏花果然是白色的,我以前以为红杏当然是红色或粉色。 最早发现春天的脚步,便是在办公室的窗户远眺...

  • 120
    家长开放日

    本周是学校的家长开放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于是,我便成了一名旁听生。从教学楼三楼大厅正好可以看到学校大门口。 大厅里国学氛围浓厚,三面墙上全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

  • 120
    生命如花,迎春绽放

    上周五,昕哥月考,共五科: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一天考完。 晚上回家后,观其脸色不对劲,垂头丧气,情绪低落,对餐桌上的晚饭兴趣亦不浓。刚好昕爸那天回来了。我们两个察言...

  • 120
    连载《长中短篇小说集》开通了

    简书不是我的第一个写作平台,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最近这一年多来,多数作品都留在了简书,至少说明简书是现阶段的最爱吧。 在知道简书有连载功能之前,曾尝试着自己通过加链接的方...

  • 120
    当我老了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命都要经历的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最近两天在听《凝视死亡》这本书,作者是一个美籍印度后裔的医生,他的父亲从印度来到美国,他既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又受到东方传统...

  • 120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义”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唯一的娱乐设施便是一台收音机,父亲喜欢听评书,我也就跟着听,像《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隋唐演义》、《岳飞传》等等,虽说似懂非懂,但对我...

  • 120
    退后一步,你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昨晚,在一个简友的文章中,看到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开了,思绪便被带回到那些春日里跟昕哥昕爸一起赏樱花的日子。 第一次去玉渊潭公园看樱花,还是2003年,正值非典肆虐北京的前夜,那...

  • 120
    雪野湖踏青

    雪野湖位于济南东南方向,相距约六十公里。由凤凰路上二环快速路,至岗沟,上京沪高速。一路上,两边全是山,有些山绿化较好,便是满山的青松翠柏,偶遇一片片桃林,火红的桃花,似红霞尽...

  • 120
    那些人,那些事(一)

    今日春光灿烂,阳光明媚,经过昨日的一场春雨,新鲜的空气中,尚留有些许泥土气息。 上班路上,在经十路口等红灯,想起尚在返京途中的昕爸,脑中蓦然闪过许多往事。 从2009年的那个...

  • 120
    那些人,那些事(二)

    七月初,昕哥在长辛店大街幼儿园入学,直接由原来幼儿园的小班,跨过了中班,进入了这边幼儿园的大班。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老师管理照顾的更细致一些,大班老师管得少了许多,这跨度有...

  • 120
    那些人,那些事(三)

    2009年,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 这一年,是我和昕爸相识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是昕哥常年在北京生活的第一个年头。这一年,我们结婚七年整,刚好赶上七年之痒的魔咒。 在日复一日的...

  • 120
    那些人,那些事(四)

    五年一轮回。 2004年,昕哥出生。之后几年间,我在断断续续的工作和带孩子之间切换。 2009年,买房安家,重新找工作,并有幸结识了两个至今为止对我影响巨大的人:霞姐和萍姐。...

  • 120
    计划与实践

    上周听陈老师讲《格局》这本书,其中一节讲到了计划,说是一开始最好是做个周计划,慢慢的可以延长时间,最长三个月的计划也就够了,再长一些的,便没有意义,因为今天不知明天事,世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