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他是在线上进行的,他很平易近人,我也不是第一次知道他,只是没有这样一对一的交流。话题很快就被推的更深。 “你还会坚持吗?” “会啊,当我回过头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要一直往...

采访他是在线上进行的,他很平易近人,我也不是第一次知道他,只是没有这样一对一的交流。话题很快就被推的更深。 “你还会坚持吗?” “会啊,当我回过头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要一直往...
故事的主角不是我亲人,而是舍友的小叔。
小叔从外地打工回来,二十六七的年纪,却偏偏染上了艾滋病,于是没有例外的被隔离起来。我们那是个小县城,舍友的大家庭在郊外有个荒废的房子,就让小叔搬到那里去了。妻子迅速和他办了离婚手续,还带走了孩子,小叔真成了孤家寡人。他运气不好,艾滋病发作较快,刚开始有人轮流给他送饭到门口,后来看见他的样子,于是连饭也不送了。小叔没和大家说过他想怎么死亡,但最后他是被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我也不得而知。我问舍友,小叔发病之后,为什么不去就医或者选择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走向死亡呢?舍友说,都知道艾滋病治不了,家里人就想让他顺其自然的走了吧,不浪费那个钱。当然其中也有由于地方迷信。
如果医生已经基本确定了未来的结果,那么缓和医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既然要离开,何不体面从容一点的离开。但凡有一点希望,不愿意就此放弃是人之长情,毕竟时日无多,再多看一眼这个世界都是好的。我觉得,最主要是是尊重,尊重病人的最后意愿。道德或许会和人性相冲突,然而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在法律层面上,缓和医疗和安乐这些方式,也应当以病人的第一意愿为主,如果病人真的想要延长生命,缓和医疗无疑是对病人生命权的剥夺。
故事的主角不是我亲人,而是舍友的小叔。
小叔从外地打工回来,二十六七的年纪,却偏偏染上了艾滋病,于是没有例外的被隔离起来。我们那是个小县城,舍友的大家庭在郊外有个荒废的房子,就让小叔搬到那里去了。妻子迅速和他办了离婚手续,还带走了孩子,小叔真成了孤家寡人。他运气不好,艾滋病发作较快,刚开始有人轮流给他送饭到门口,后来看见他的样子,于是连饭也不送了。小叔没和大家说过他想怎么死亡,但最后他是被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我也不得而知。我问舍友,小叔发病之后,为什么不去就医或者选择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走向死亡呢?舍友说,都知道艾滋病治不了,家里人就想让他顺其自然的走了吧,不浪费那个钱。当然其中也有由于地方迷信。
如果医生已经基本确定了未来的结果,那么缓和医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既然要离开,何不体面从容一点的离开。但凡有一点希望,不愿意就此放弃是人之长情,毕竟时日无多,再多看一眼这个世界都是好的。我觉得,最主要是是尊重,尊重病人的最后意愿。道德或许会和人性相冲突,然而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在法律层面上,缓和医疗和安乐这些方式,也应当以病人的第一意愿为主,如果病人真的想要延长生命,缓和医疗无疑是对病人生命权的剥夺。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深沉的话题听过“安乐死”,但你听过“缓和医疗”吗? 缓和医疗是一种能让大多数重病患者安心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方式。它既不是让末期病人等死,也不容许他们假“安乐”之名自杀,在虚假希望中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