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安徽
  • 无标题文章

    情绪上的内耗是远远比体力的付出更加让人抓狂的一件事,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 如果可行,给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

  • 与生活和解的内寻之路

    这是一部有“生活流“质感的电影,质朴、真实,平淡中给人以启迪。在另一部电影《她》里,于佩尔演绎出的是一种所向披靡的强大,自信,无畏,甚至被危险吸引。但在这部《将来的事》里,于...

  • 书架上的普鲁东和傅里叶让她明确的知道,她的理性不允许她选择无政府主义式的自由,她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牺牲我们的幸福,我们期盼着未来,如果幸福未曾到来,我们仍然要心怀希望,依旧保持我们的激情与梦想,因为这样的状态就足够了,这种状态所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替代现实的愉悦感,或许会更好。厄运却降临在那些无所无求的人们身上,他可以说失去了他所拥有的一切,人们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远没有对正期望的更加来得开心,只有在没有得到之前才会觉得快乐。”和学生的相处,让她更明白,世俗的快乐对她来说并不能填满自己的内心的空虚。她追求的快乐,或者说能感受到的快乐只能是长久的,纯粹的,卢梭式的古典主义的快乐。不是怀疑主义也不是虚无主义。而最接近她追求的真实的快乐的,就是让一切处在一种正在期待的状态,那是对她来说,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

    无标题文章

    佩尔阿姨扮演的哲学老师与丈夫、孩子一家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这部《将来的事》的基调就已经显露无疑,有些沉郁、一点凝重、还有挥之不去的蠢蠢欲动的微小讽刺。对于中产阶级、对于人至...

  • 拥有就会害怕失去,我们用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生物学、哲学去解释生活中的一切,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让一切合理。在她哲学的世界里,一切的最终结果其实都是失去,或者说无意义。她理智的哲学观告诉她,你拥有的才是你的束缚,而当你失去,你的内心就会平息,因为你不再恐惧失去,从而你才懂自由。

    无标题文章

    佩尔阿姨扮演的哲学老师与丈夫、孩子一家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这部《将来的事》的基调就已经显露无疑,有些沉郁、一点凝重、还有挥之不去的蠢蠢欲动的微小讽刺。对于中产阶级、对于人至...

  • 很多人都说,在一团乱麻的现实生活中,哲学其实没什么用,然而哲学所带来的思考习惯会让有头脑的人对骤变的人生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于是娜塔莉的惊异、失落,也来得较一般妇女冷静。

    无标题文章

    佩尔阿姨扮演的哲学老师与丈夫、孩子一家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这部《将来的事》的基调就已经显露无疑,有些沉郁、一点凝重、还有挥之不去的蠢蠢欲动的微小讽刺。对于中产阶级、对于人至...

  •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并且使我困惑的,我瞻望四方,目光所及之处幽晦不明,大自然所给予我的只有怀疑和惶恐不安,如果我无法看到任何神迹,我便会变得消极悲观。如果造物主的标志随处可见,我便能于信仰中寻得平静。然而就我目之所及,可否定的太多,可肯定的又太少。于是我便身陷那种自怨自哀的状态,我曾千百次的希望过,如果真有一个上帝在维系着大自然,那么大自然将毫不含糊的将他标志出来。如果大自然所给出的标志是骗人的,那么大自然就会将它们彻底勾销。要么说出一切,要么一言不发,从而好让我明白我要追随的方向,而不是处于目前这种状态(娜塔莉在公交车上哭了,看着车窗外晃过的一切)既不明白我是谁,也不明白我应该怎么做,既不了解自己的状况,也不明白自己的责任,我一心想要寻找真正的美好,我想要追随它,只要心系永恒,任何代价都不足挂齿。(娜塔莉擦了擦眼泪,然后看到了车窗外的前夫与他的情人。然后戏谑的笑了。)

    无标题文章

    佩尔阿姨扮演的哲学老师与丈夫、孩子一家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这部《将来的事》的基调就已经显露无疑,有些沉郁、一点凝重、还有挥之不去的蠢蠢欲动的微小讽刺。对于中产阶级、对于人至...

  • 无标题文章

    佩尔阿姨扮演的哲学老师与丈夫、孩子一家人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这部《将来的事》的基调就已经显露无疑,有些沉郁、一点凝重、还有挥之不去的蠢蠢欲动的微小讽刺。对于中产阶级、对于人至...

  • 无标题文章

    今天因为上课,最后一天居然给忘了写。其实感觉很遗憾!不知不觉21天就结束了!时间真的过的很快,每天不停的上课学习看书,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只有早上晚上还有在挤地铁的时间。...

  • 勤奋

    你分秒必争,坚持把白天到晚上的每段时间都安排的很紧凑,甚至有时候晚上睡觉后半夜醒来,都要逼着自己读上几十页的书.... 这样做长久下去的结果是,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休息时间越来...

  • 混沌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同自己较劲——因为接受不了混沌,所以格外摇摆。但只要困惑消失,白(光明)也就随之出现。 然后你会发现,其实黑白本就是一体,黑可以生出白,白也可以生出黑,一如...

  • 无标题文章

    感觉很久没有认认真真的学习了,也觉得自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以为老师就只要上好课就可以了,多了就是帮忙谈单,促一下业绩。今天坐在书桌前,在准备公开课的内容,突然想到,是不是一直...

  • 改变

    不管你想要用多长时间大逆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许多人认为改变人生是根本都不可能的,是个笑话,并且很早就为自己的人生盖棺定论。根本原因是“不敢”,根本就不敢想自己还能够改变...

  • 你想要的

    开心的当下说的话一定是最真实的。如果你是在乎别人眼光的,再次回看之前发表过的状态会觉得害羞。这么肉麻的话,这么不自谦的话,怎么说出口的呢? 一气呵成也一定是有感而发。但是急于...

  • 终究都只是失去

    开始写字以来,无论外面如何热闹,总有种孤独感。 如果你能做到四点起床阅读,就应该将读书的效率逐渐提高。而且有可能早点结束工作,晚上早点上床休息,类似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你...

  • 独立思考

    最成功的人,是最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独立思考这个词儿,已经用烂了。但考虑到人类群居社会属性,我们的思考,无时不刻的受着各种因素的干扰。哪怕是再有智慧的人,也不敢说自己的思考,...

  • 新月

    小假期,提前回了家。以前的长辈们见了面都说我变了,成大人了。和她们在一起的感觉更是觉得亲切了很多,当然还有那个万年不变的话题~~哈哈,奶奶今天着实是逗到我了。一月未见,状态也...

  • 无标题文章

    就算你对哲学经典了熟于心,也依然无法避免被现实的困境一次次杀得个措手不及。形而上的道理都明白,还是无法抵御现实的伤痛。人生就是这样在悖论中不断前行。所以,娜塔莉最后的释然来自...

  • 聊的来

    聊得来,需要彼此之间有相似的生活价值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相差不远的文化背景等,在感情里,越是最简单的需要,越是最难达到。 聊得来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其实它是一种人内心...

  • 完美主义的自我束缚

    据我接触发现,你有完美主义,大多是因为孩童成长时期,控制欲极强的父母、老师对你的要求过于严格,最直观的就是分数,即使你很努力得了98分,父母老师对你,也没有任何鼓励,只会说不...

  • 能量

    你有过能量被消耗的体验吗? 因为接触了一些人,因为听到了一些话,因为沾染了某些气场,而变得忧伤、愤怒、焦虑、烦!整个人都不爽。 爱因斯坦说,物质就是能量。组成我们肉身的粒子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