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写到,袁崇焕因救人得到了祖大寿和吴襄两个助手,因着祖大寿和吴襄,他又结识了皮岛总兵毛文龙,毛文龙也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贵人。其实有这么几个人相助,袁崇焕要想在辽东之地立足基本上就够了,但孙承宗却不这么想,孙承宗认为有这三个人还远远不够(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于是,在袁崇焕率领众人如火如荼的修宁远城的时候,孙承宗给袁崇焕送来了一个人。这个送是加引号的,因为呀,这个人是袁崇焕自己要的,也就是袁崇焕的第四个帮助者。
此人来此的任务是协同袁崇焕守宁远,这个人的名字叫满桂,是少数民族,但不满族。
满桂,蒙古族,宣府(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大学时曾一度想去转来的,但没能成行),家境贫寒,但为人勇猛无比。自幼就跟随父辈上山打猎,练得一身好本领,可以说是标准的丘八苗子。后来真的如愿以偿参了军,史书记载:“满桂,好打人,每役必击其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满桂这个人很喜欢打人(此处指的是打敌人),每场场都能杀五六个敌人。如此,骁勇善战的一个人,混到40岁依然只是个百夫长。我一度怀疑是满贵在部队里混不开,有人打压他。后来多方考证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他这个人太实诚了。
按照明朝军队的规定,你斩获敌人一具首级,就是脑袋一颗,你会有两种选择:第一,送你个一官半职,第二,得50两赏金。因为满贵穷怕了(人民的名义中开头赵德汉的台词,满桂家也一样,世代打猎也是穷怕了),所以他每次都选第二种。这并不能说明他贪财,而恰恰反映了他老实人的本质。因为他不知道,选第二种能挣钱;而选第一种,不仅有权,有权了之后,自然就有了钱(赵德汉不就是个例子吗)。因此,他的官运并不亨通,30岁才当上总旗,40岁才混到百户长。可以说,按他这样的升迁速度,到退休能混个千夫长当当,就算是老天开眼了。
然而,事情总会有意外的嘛!1619年,杨镐指挥的萨尔浒之战的意外失败,搞臭了杨镐,害死了,刘挺,杜松等大将,但同时也成就了满桂。这一仗,三百多名高级将领埋在了黄土之下,杨镐为了替朝廷填补军事将领的空白,特意向朝廷推荐了满桂。于是,满桂被擢升为黄土岭守备。任职期间蒙蓟辽总督王象乾赏识,推举他做了石塘路游击,后来又担任喜峰口参将,满桂一跃成了明军的高级将领。